说实话,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给大家来讲落实新课标的精神,真正落实核心素养,我还是很惶恐的,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对于新课标的解读和理解一定比我深得多。今天我就班门弄斧就我自己对于新课标的解读来讲一讲我的拙见,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在新课标出台后,我其实是问号满脑子飘,不知何去何从?情境式教学,建立任务群进行大单元的教学,如何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这些高标准的要求,有些让我无从适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讲语文真是越来越难了,感觉都不会教了。其实接到这个任务是在去年,当时我是想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下,如何建立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为什么最后会选择放弃这个议题呢?其实是我自己还在学习中,我自己也是只接触过皮毛,只是完成过单元大任务群的制定,没有细致的出个完整的教案,所以我思索良久后,还是想先讲讲新课标中我了解更深的“学习情境”。
关于“情境”以及“情境的教育”
情境跟情景是有区别,“景”是具体、直观和吸引人的;“境”的范围更大,是指构成和蕴涵在情景中的那些相互交织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它除了景之外,它还有人、还有周围的环境等等,它的范围比景大得多了。情境: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比如说戏剧表演这个情境。他就有背景、布景、有人、有道具,这叫情境。还有规定的情境。就向我今天要在这里讲下讲座,就有灯、电脑、听课的你们等等这些情境,教学情境的有时候是虚拟的,有时候是真实的;大一点我们还有社会的情境,学生有学习的情境等等。情境比情景范围大得多。
情境两个字在古典的文论和近代文学大师们的著述中有不少精辟的论著,比如在《文心雕龙》中这样解释情境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个就是指的是山和海的情境,给我们带来的情感上的波涛起伏。
儿童教育家李吉林终身都在倡导并实践“情境教育”。
新课程标准中的“情境性”
“情境性”是新课程标准中地一次提出来的,以前的课程标准中是没有的这个词的。“情境性”虽是第一次出现,但数一数的话,共出现了46次。它出现在哪些位置呢?比如说:
课程理念说明:
增强课程理念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的学习任务……
2.课标“学习任务群”中的“情境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这里再次提出情境性,在情境当中去实践,在情境当中去完成任务,并且倡导真实的语文情境,不一定是完全把生活搬到了我们的课堂当中来,但是给我们的感觉是有个真实的语文情境。
在我们的目标里面也讲到了情境。比如:拼音教学中,提到的:认读拼音字母,拼读音节,认识声调,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音序检字法;在日常交际情境中学习汉语拼音和普通话。这里就要求我们在拼音教学中,不是单个把拼音拿出来不断读,单个教学的。而是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教学的。
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也提到,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这就使我们的语文学习时时离不开情境。
在拓展性的学习任务群里面告诉我们:“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在我们的)新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中也提出,我们的语文教学要
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强调“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案,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的课堂都要去创设真是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这个情境可以是在开场就有,这个情境也可以在中间才有,这个情境也可以到后续的结尾应用才有,总之我们要去创设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有了情境才能让学生觉得我是在情境当中去实践的,强调学习情境的设置才能更好地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
(那考试呢?在)新课标考试命题(要求中也有提出,我们的考试题)
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抓住社会生活中常见但又值得深思的真实场景,创设新颖、有趣、内涵丰富的情境,设计多样的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探究欲望”。
新课标中46次提到了情境,我就不一一出示,但我们可以从46这个数字中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情境性,已经上升到一个特别高的高度来了,给我们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向——把我们的教学安排在的情境中
真实的情境,真实的需求,
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
学习更有价值和意义。(而不只是把语文课教成了原来的一个个知识的碎片,装在瓶子里,什么时候用都不知道,也不是语文要素当中仅仅通过这篇课文训练了的能力,而是一步跨到了我们的语文学习)
在某个情境中的实践中去学习,以用为先,以用为重,在运用中逐步领会知识,形成能力。
这是在课程标准当中的情境。那么在课标制定
课标制定的教育专家的培训(郑国民老师是课标标准制定的负责人,他曾说过
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努力 中沟通生活与语文学习的联系,创设真实的语文运用情境,结合教材资源统整出语文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 郑国民
前面我们对于新课标中关于学习情境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细致的了解,那到底在我们的课堂中如何去创设情境了,我在跟随专家团队进行了半年多的学习后,我们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案例,下面我将拿一些我们学习团队创设的案例来跟大家分享。
任务群之“学习情境”创设案例
情境我们有可能是大情境和小情境
大情境和小情境。
小情境是指(单课的,或者是做单项任务的情境)
大情境是指(单元整合的一个大情境,或者跨单元的情境,也有可能是拓展性的情境。)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大单元,大情境这样的说法。现在在一些教育发达的一线城市,他们就已经在思考并进行这样的及教学。
现在我就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腊八粥》为例进行讲解,这是一篇新入选到六年级课本里的课文,在座的没教过六年级的老师可能不太熟悉,大家先熟悉一下课文。(出示课文的内容)
出示对比照片。
在原来的教学中,我们一般是按这样的顺序来展开我们的教学:
解示课题,知道腊八粥。
出示描写腊八粥的诗词,引出腊八粥。
简单介绍作者沈从文。
读准字音,书写生字。
出示难读的词语、句子,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梳理思路,辨明详略
梳理课文,缕清思路。让学生用列提纲的方式,理清腊八粥分为“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其中等粥进行了详写、喝粥略写。
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想象馋样、朗读“盼粥”
仿照样子,写写食物。
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对于腊八粥的描写,引导学生写写自己喜欢的食物。
在任务群的教学中,在教学《腊八粥》这篇课文,我们首先设计了总的
【任务情境】家乡的传统美食展围绕这个情境,我们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传统美食“腊八粥”。
活动二:辨明详略,为传统美食展来搭桥
活动三:品味语言,为传统美食展来铺路
活动四:小小美食家,展家乡传统美食
活动五:总结拓展,举办家乡传统美食展
通过家长传统美食这一情境的设置,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灵动,拉进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更热于学,更爱学语文。
新课标中还有很多的点值得我们去探讨,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对语文教学无比热爱之心,就一定会遇到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