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的终极目标,古时候早就已经说的很透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我们每一个读书人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但回到现实社会中,回到我们的基础教育中,或许我们还不能达到如此之境界,但我们可以从现实入手,从学生入手,去寻找一个教育的最终落脚点问题。
教育不是公司,学校不是工厂,我们不能千篇一律。我们面对的是学生,一个个鲜活的人。而这些人是有千差万别的。有的人适合读书,有的人自己创业,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找到自己,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不断地鼓励他,给他创造环境,让学生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记得几年前,我在教语文的时候,有一道题目:树叶落下来扩句。全班19个人的答案居然一模一样:落叶像一位翩翩起舞的少女一样从树上落下来。当时的我看到,惊呆了,太可怕了。你说这句话错吗?肯定不能说错,肯定是对的,而且肯定也能拿到这道题目的分数,但问题是,全班19个人,19种思想,怎么做出来的开放性的题目完全是一模一样?我们的教育要的就是这种得分的模式吗?这和我们的工厂生产出的产品有什么区别呢?这批孩子走上社会之后,又会有什么创造力可言呢?我宁可全班的答案五花八门,但也好过这样的统一的答案。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不断在反思自己,一方面要让学生拿分数,另一方面,我更希望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目标。
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开始看课外书,在教室后面的许愿树上,写下学生的目标。记得很清楚的一次,班里有一名学生,因为基础不是很好,基础不好到什么程度呢,或许我们想都想象不到。这名学生在六年级的时候,看一则简短的新闻之后,马上让他复述出来,他都复述不清楚,他讲的故事,班里没有人能听懂(当然也包括我)。可是这位学生从四年级一直到六年级,一直有一个梦想——当厨师。而且这个梦想,在这三年当中,从来都不曾改变过。记得有一次,大家在班里说梦想的时候,这名同学站起来了,说他的梦想当厨师。周围的同学在笑,我问了原因才知道,原来这名同学平时学习的习惯不是很好,他的桌子也好,书本也好,自己的手上也好,都是脏兮兮的,如果他当厨师,就没有人愿意到他店里去吃饭了。于是我们大家都给他提意见,告诉他,如果他想当一名出色的厨师的话,就要改掉这些到处乱写乱画的习惯,从自己身边的卫生开始做起。
就这样,他慢慢地改变了,周围的同学也对他的友好起来了。于是,在六年级的时候,这个几乎没怎么及格过的学生,在毕业考试的时候,居然考了70多分。
班里还有一名学生,他是我们班的插班生,平时的语文成绩基本在80分左右。他来到我们班之后,我就要求学生看大量的课外书,看什么书我不限制,只要学生喜欢看就可以。这位学生喜欢看漫画,特别是喜欢看《名侦探柯南》。他自己喜欢看还不算,自己回到家完成作业之后,还自己续写《名侦探柯南》。当他第一次给我看的时候,我发现他已经写了将近四五千字了,我看了他写的续集,发现里面还是很有创造性的东西在里面的。所以,从那之后,我就让他可以不写周记了,每天写一张400字的《名侦探柯南》的续集。他也告诉我,写这些东西时候,自己感觉一点都不累,有时候晚上写着写着就写到了10点多,但他喜欢,我能做的就是鼓励,然后帮助他一起修改。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就连自己的手指伸出来,长短不一。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记得要把学生当成一个鲜活的个体。知识可以是一起教,但教育人,必需区别对待。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找到自己,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并且让他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才是教育的最终落脚点问题,才是一个老师真正的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