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春节渐近,姨姥姥亲手做的鱼面,总会在我的记忆里泛起涟漪。家中养的肥猪,割下肥瘦相间的一大块肉,与鱼面同炖,再点缀几缕大蒜嫩叶。这道质朴的菜肴,简单却饱含深情,于我而言,是独属于春节返乡的珍贵慰藉。
别看这小小的一碗鱼面,制作工序可颇为繁杂。先挑选肉质细腻的大草鱼,去头、尾及内脏,仔细剔除鱼皮、鱼骨与鱼刺,将鱼肉剁成肉泥。而后在肉泥中按 1:1 比例加入红薯粉,再添少许小麦粉、食盐和姜汁,反复揉和成面团。将面团分成小团子,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圆片。锅中烧水,水沸后把擀好的面片铺于蒸笼蒸熟。待面片冷却,卷起来切成细丝,平铺在晒具上晾干。如此,一道承载着家乡饮食文化的经典佳肴便大功告成。想吃时,随意取出一些,与排骨或鸡肉同炖,轻吸一口,鲜香瞬间在口腔中弥漫,暖身更暖心,令人回味无穷。
年岁渐长,我愈发懂得,这碗凝聚着时间与精力的鱼面,远不止是一碗美食,它是姨姥姥半生厨艺的凝练,更是她对我满满的偏爱与疼惜。在广东,各式面食层出不穷,可我最眷恋的,始终是那碗点缀着蒜叶,盛满牵挂与温柔的鱼面。
美食之所以触动人心,是因为它们串联起特定的人与时光。最纯粹的味道,往往能唤醒心底最深的记忆,那是家的味道,团圆的味道。
琪麟儿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