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黑屋吊影》《红色的迷宫》和《恶之教典》之后,《天使的呢喃》是我读的贵志佑介的第四本书。
2
基本的情节可以概括为:
一队前往亚马逊丛林考察的科研队吃掉了一只被种群驱逐的秃猴,回到日本后成员相继自杀,死因是他们在吃秃猴时感染了线虫。线虫通过刺激宿主的快感神经达到控制其行为的目的……
3
首先要为贵志佑介的科学精神点赞。寄生虫控制宿主行为这在自然中是确实存在的现象。甚至寄生虫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改变宿主的基因。《天使的呢喃》不是空想,是有现实依据,然后展开合理想象的小说。也因为这点,故事让人信服。
其次想说的是,人类确实是被快感控制的生物。身体的快感又往往带来精神的愉悦。加上快感的感受有其衰减性。于是追求越来越大的身体快感,便成为了很多人的日常。这点让人感慨。
第三想说的是,想到快感可以被控制,可以被分解为在神经中传递的电信号,会对很多事存在的意义产生怀疑。尤其是发现生物性的存在决定了人性,这多少让人有些丧气。
第四点想说的是,之前看《黑屋吊影》《红色的迷宫》和《恶之教典》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情感是否决定了人的行为符合道德?今天看了《天使的呢喃》,开始思考一个新的问题:生物性是否决定了人的情感?
看看被寄生性线虫控制的人类,线虫把本该感受到的痛苦和绝望,转化为幸福和快乐的神经信息。越痛苦,越快乐!生物性决定了人感受到的情感,而情感又最终决定了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
那么是否能说:生物性决定了道德?!
4
前几天刚刚读完阿道司·赫胥黎《知觉之门》,按照作者的理论,大脑、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是删除信息,而非生产信息。
换句话说,大脑限制了你对这个世界的感知,麦司卡林则把你从这种限制中解放出来。
作者说用这种解放了的眼光再看这个世界,然后你就会明白:
所有一切就完全没有价值,极其不真实,全部自称为“人类”的,不过是一个个发条装置的傀儡,历经种种荒诞的行为:工作、游戏、恋爱、仇恨、思考、雄辩、英勇、圣洁——行为之多任你列举。然而,机器人自然可以夸耀自己多才多艺,可终究是机器人,一无所是。
生物性决定情感,而情感决定道德,道德进而决定社会组织形式?
又想起《发条橙子》和《美丽的新世界》,我的心里一片混乱。
本文原创,部分内容曾发表于个人博客,谢绝转载,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