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一二线城市房价的持续快速上涨,这些城市的租房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很多租房子的人为了减少租房支出,不得不选择了与他人合租,甚至群租。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住在一个小房间里的群租,毋庸讳言其居住状况的恶劣和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极容易发生火灾引起群死群伤的安全事件,对群租房周围普通居民生活的安全和噪声影响。对群租安全风险的担忧和可能会引发的恶性后果,是监管者持续不断打击群租的主要原因。
然而为了交通更为便捷,租房价格更低廉,尽管知道群租房有很多危害,但很多收入较低的人还是只能选择群租。群租客和监管者诉求不同,博弈持续存在。
5月6日,住建部发布新闻工作会,允许现有住房按要求改造后,按间出租。这一新政实际上就是将原有的多人群租的大房子改造成更为安全舒适的小单间,变相意义上,承认了群租。由于现在的房屋的出租人数,基本上都已经饱和,按新的规定改造后,也不能增加房屋出租的人数。“按间出租”新政只是从法规上对群租的变相认可,只不过是通过制定改造房屋出租管理的标准来降低安全风险。
按间出租,对房屋进行改造,配备消防安全设备,都需要成本,这些改造的成本,房屋出租的中介愿不愿意支付?就算支付了,这笔费用会不会转嫁到新的租客头上。就算租房中介愿意无条件的承担改造费用。那些市中心十几个人租一个房间,改造后还能住这么多人吗?除非将那些群租房改建成一个个极小的胶囊房,不然群租房,仍将持续存在。
笔者曾经住过一些条件特别差的出租房,高层的胶囊房、四五十年房龄的老旧危房、没有窗户潮湿闷热的地下室。深知国内大城市一些租房条件的恶劣。而一起居住的很多人,都是些很年轻,有朝气努力奋斗的人。看着自己和那些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很多时候会想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政府应该为这些为城市打拼付出的年轻人,提供有尊严的住所。
政府可以扩大公租房廉租房政策的覆盖面,现有的很多公租房、廉租房政策对户籍和社保年限有要求。导致最需要租房政策扶持的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不能申请。还有很多人对公租房、廉租房政策不够了解,一些人甚至不知道有这些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在人才招聘市场,宣传公共租赁房的政策。
要降低租房价格,可以扩大租房房源的供给,政府可以通过自身资金或者鼓励社会力量购买、改造安置房、废旧企业大楼、工厂来改成公共租赁住房。还可以通过降低居民住房出租的收入增值税,鼓励居民将多余的住房用来出租。
降低租房价格,最根本的还是要降低房价。我国房屋价格租售比相比于国外其实是偏低的,只有房地产逐渐退烧,房屋出售价格逐渐降低,房租才会真正有较大幅度下降。
居民住者有其居,是政府的责任。虽然这个居在官方的定义上可能是住房或者租房,而现在的状况是很多人连租房都很难。城市租房价格过高的问题,关乎很多在城市工作人的生活状况、尊严,不解决这个问题,很可能会使很多人加快逃离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