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感

写字是自我派遣方式之一,也是最有效的。

适才做了一个梦。现在是凌晨三点半。被窝还温暖着。而躺在被窝里思考问题,总有一种不敬的感觉。所以我披衣而起。

思考往往是由感受而起。说说我的梦。

梦里我与一个人激烈辩论。这人是谁,很模糊。辩论的内容,忘却了。重要的是那种感受,梦结束的时候,意识督促我,要抓住那种感受,不要让它流走。然而当坐到电脑桌前,脑袋里是空白状态。感受就是这样转瞬即失。我随手翻开一本昨日未曾读完的书,看到一行字;对不认同我们存在价值的人,又何须阐解呢?

一下子抓回来了。那种感觉。是酣畅淋漓的感觉。向另一个人,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观点。痛快舒畅。为什么久违这种感觉?

原来源由生活。细想生活里所接触的人,和所谓的人际关系。要么是对威严老父及刻板老板的唯唯诺诺,或是对意气风发之同辈的欲言又止,或是小团体里声落空谷的自说自谈,领受偏颇之对话。都是一种存在障碍的互动,无一例外带给人不舒适的感受。而对于不适,人总是本能抗拒。

原来我的内心,渴望这样的人际关系。人格平等,心理亲近,认知同位。人人都是如此吧。

忘了这位作家的名字。只记得他说过:人们评论我不善交谈,就好像说热衷夜间散步的我不喜欢散步一样。

没有人愿意孤独。但是总有一些人不顾一切地逃离人群。

是读书的源动力之,只为找会心的感觉。爱读书的终究有那么一群,而不爱的谁也无法强迫。就好像有些人是为探索世界而来,另一些人则为了创建这个世界而预备。各有各的事。人始终在追求存在感。而它在朋友给你带来的认同和愉悦感之中确立。朋友,就是那被上帝起初归为一类的伙伴。

圣经里告诉我们:有一朋友,胜过亲人。

怎么会孤独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