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也有快一年多了,一直都是野蛮生长,做的也都是一些中小需求,感觉自己把握的还可以,这次做了个大活儿,感觉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所以做个总结,只求以后能尽量避免。
项目是运营商外包出来的,国企嘛,领导拍拍脑袋,底下人风风火火的就开始干。前期的调研一概没有,没有明确的目标用户及市场,需求自然也是领导拍板的,一个1.0版本的产品,都快赶上别家4.0的了(别较真,我就随口这么一说)。最要命的是项目时间,从立项到上线只给两个月,呵呵。
我们公司目前伺候了好几个省的大爷,目前资源是这样分配的:设计及客户端资源是共享的,根据各省任务灵活调配;服务端每个省都是固定的人,除了做该项目,同时还要处理各种线上问题、领导拍脑袋的需求以及一些不痛不痒的运营需求(说到这我就忍不住吐槽,国企做事情,真的只是为了做而做,东施效颦,浪费资源而已);测试只有一个人,还是跟一个大省共享。
我跟需求方也不是直接接触,有一个中间人在我们之前做传达,所以需求沟通起来,也是比较费劲,浪费时间。给过来的需求都比较糙,一句或几句话的描述,要了解需求的来龙去脉,明确目的后,评估方案后转化成文档。
六月初启动到现在,Android和iOS基本开发完成,Android的问题基本解决完了,iOS还有较多问题需要修改。这是在砍掉了一个大功能,推送基本没做,UI没有调整,不影响大流程就不改的前提下达到的。
前文谈到,项目时间比较紧,具体到我这边的时间也没有多少,我给了自己一周时间,出教师、家长两个版本的需求,两个版本整体功能相似。
现在正式开始吐槽我的给开发大大们埋下的坑了。
1、前期梳理产品结构及信息结构太糙,直接导致产品开发出来后,用起来觉得少东西,有些功能提供的信息不足;
2、需求文档写的太糙,不少细节没有描述清楚,还有一些是非常基本的,像搜索结果的展示,部分列表的排序等等。这就造成了非常大的沟通成本,甚至有些开发懒得跟你沟通,按着自己的想法做了。还有就是,文档分的格式太多,维护起来实在太累,版本管理及更新说明不够规范。
3、需求评审太糙,当时开发也没有看文档细节,只是听我大致讲了一遍本来就粗糙的文档。很多可以避免的坑,也未能避免。其实正常迭代,我会至少跟开发、测试过两遍需求,一遍我讲,一遍开发、测试讲,确保三方对需求的理解达到一致。这次真心是太赶了。
4、沟通太糙。无论是项目的跟踪,还是说同步需求变动到所有项目成员,都不那么主动、及时。包括跟外部(领导及第三方)沟通也不足,项目进展没有及时主动同步、汇报,困难和风险也未能及时提出。
回顾下来,明显感觉离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还有不少差距,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还有路可走)。希望在三年级的时候,至少可以独立做出一款完整、严谨的产品。至于像业界流传的牛逼产品方法,还是留给更高级的我去使用吧。
儿子昨天满月,顺便祝他健康快乐,跟老爸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