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忙碌的丈夫对家务表示“不感兴趣”,往往是由于没有留出投入的时间,或者再怎么做也会被妻子数落。
你的母亲对如何用电脑“不感兴趣”,也许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用不好电脑,或者你让她觉得她太笨了。
老年人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或者怎么做都没有年轻人做得好。
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往往是由于自己觉得没有学好的能力,或者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
毕业生对工作“不感兴趣”,其实是觉得在自己没有能赚钱的本事,或者是害怕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自己心里满意的目标。
朋友说对爱情“不感兴趣”,其实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或者害怕自己投入感情也会失败。
但是没有人愿意说我很害怕,所以他们骗自己说:“我根本不感兴趣!”
他们不是缺乏能力,也不是缺乏机会,他们缺乏的只是投入——对不知道结果的事情的投入!
“无趣之人”,往往不是无能之人,而是无胆之人。
感
这段话真是扎心了,其实我以前有点自卑,觉得自己很多方面都比不上别人,没什么存在的价值,一直很在意别人的目光,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害怕别人的否定和嘲笑。
所以一直以来我把自己束缚在小圈子里,避免尝试任何的新鲜事物,只是为了维持所谓的自尊。
哪个年轻人不想探索新事物,哪个年轻人不想自己光芒四射,可是这些想法敌不过心中的恐惧,害怕自己的失败,害怕别人的嘲笑,却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后来见的多了,才意识到风光只是面子,生活才是里子,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各自的路要走,不必羡慕别人,也不必轻视自己,勇敢做自己就好。
思
现在一直在说要实现个人价值必须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可是知易行难,真正做到的人只是少数,谁愿意放弃舒适确定的环境,去承受面对新事物的困难和不确定?
不过一直处于舒适圈有个代价,就是要牺牲你潜在成长的机会,如果你说我就这样安安稳稳过一辈子挺好,我也不要什么发展的机会,那也没人会拦你,只要你将来不眼红不后悔就行,反正自己选的路自己走,是吧。
有时候外面世界的险恶大多出于自己的想法,毕竟人的大脑想象力很强,不管什么蛛丝马迹都可以编成一个故事,你能不能试着戳破这层想象的纸,重见真实温暖的阳光呢?
外面的世界偶尔也会有冷眼的嘲笑和讽刺,让你脆弱的小心脏受不了,恨不得再缩回去,可是你真的愿意躲一辈子吗?方法总比困难多,阳光总在风雨后,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你终会被世界温柔以待。
还有一个想到的是教育问题,现在的老师家长都喜欢说这个小孩挺聪明,就是太贪玩了,这其实是害了这个孩子。
小孩子的自我意识没有成熟,分辨能力有限,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尤其是父母老师的影响,这时候一定要注意潜意识的影响。
当父母夸孩子聪明但贪玩的时候,孩子会认为聪明比努力更容易讨得大人欢心,也就更重要,所以他会一直追求聪明,而放弃努力。
同时这个聪明的赞赏来的太轻松,孩子就会束缚在聪明的圈子里,对努力丧失兴趣,因为如果努力了却不能取得好成绩,他就会认为自己不聪明,他将失去聪明的头衔,那么他会怎么做?想想大人都不能承受这份恐惧,还奢望孩子能做到?
行
虽然现在已经皮糙肉厚,但还是有提升空间,下一步更难的是,我要打破恐惧,坚持不要脸,我不要脸我怕谁。
趁着年轻,去寻求多样的身心体验,不然一种角色过一辈子太亏了,像王德顺老爷子看齐,越活越年轻。
想被别人温柔以待,先要温柔待人,这么低风险高收益的事还得坚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