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ux的目录结构介绍
下面的几个较为重要:
(1)/root:根目录,一般根目录下只存放目录,不要存放文件,/etc、/bin、/dev、/lib、/sbin应该和根目录放置在一个分区中。
(2)/bin:/usr/bin:可执行二进制文件的目录,如常用的命令ls、tar、mv、cat等。
(3)/etc:系统配置文件存放的目录,不建议在此目录下存放可执行文件,重要的配置文件。
有/etc/inittab、/etc/fstab、/etc/init.d、/etc/X11、/etc/sysconfig、/etc/xinetd.d修改配置文件之前记得备份。
注:/etc/X11存放与x windows有关的设置。
(4)/home:系统默认的用户家目录,新增用户账号时,用户的家目录都存放在此目录下,表示当前用户的家目录,test表示用户test的家目录。建议单独分区,并设置较大的磁盘空间,方便用户存放数据。
(5)/usr - 用户程序(安装其他软件目录)
包含二进制文件、库文件、文档和二级程序的源代码。
详细介绍: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6-08/134701.htm
命令的积累和学习
命令 | 作用 |
---|---|
pwd | 命令来查看”当前工作目录“的完整路径 |
man | 查看帮助文档,完整帮助文档 |
--help | 查看帮助文档,可能不完整 |
mount/umount | 挂载/卸载 |
mkdir | 创建目录 |
touch | 创建文件 |
rm -rf * | 删除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这个命令很危险,应避免使用。 |
cp | 复制拷贝文件 |
scp | 远程复制文件(跨系统) |
mv | 剪切文件 |
常用术语解释:
挂载:根文件系统之外的其他文件要想能够被访问,都必须通过“关联”至根文件系统上的某个目录来实现,此关联操作即为“挂载”,此目录即为“挂载点”,解除此关联关系的过程称之为“卸载”
一般使用相对路径,无论是在linux和windows系统下都能被识别。
修改配置文件要优先修改用户自己的配置文件,而不是系统自带的配置文件。
vim ~/.vimrc
表示设置用户自定义的vim设置
~表示用户的目录
linxu安装文件类型
1 .bin文件,bin是可执行文件
安装命令 chmod u+x (install.bin)
./(install.bin)
2 rpm文件安装
命令 | 解释 |
---|---|
rpm -q PACKAGE_NAME | 查看指定的包是否安装 |
rpm -qa | 查看所有已安装软件包 |
安装后不需要指定安装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