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久违地待了快5个月。几乎每天宅在家里捣鼓自己的事情,很少出门见人。不过这导致我对见到的一些人和听到的一些事的记忆异常深刻。
(一)见到的一些人
1.出门坐公交到县城去会友。旁边坐的是一个小学生模样的男孩,我坐下之前他正在用手机打游戏。我走到座位上,他似乎吓了一跳,惊讶地看着我,随后关掉了手机,叹了口气,看着窗外。心里纳闷,难道我打扰他了还是他在看什么不能让别人发现的东西吗。他就这么做着葛优躺的样子,两脚摊开,身体滑下座椅,而旁边的我正襟危坐地思考他的行为原因。到县城后,他跟着我前面的阿姨一起下车,应该是他的妈妈。原来不跟妈妈一起坐吗?我依然不知道我怎么他了,或许现在连小男孩都开始很在意私人空间。
2.坐公交回来时见到一对爷孙。爷爷约莫60岁上下,皮肤黝黑,身形清瘦,但是很有精气神,表情严肃,带着一顶草帽,穿着去县城办事的标配衬衫,手上提着两袋子菜。孙子长得瘦小,五六岁的样子,穿着的本来是一件黄色的带有卡通图像的长袖T恤,现在已经变成九成黑了,不过不妨碍他继续乐滋滋地咬着这件衣服。他上车发现没有座位后就抱着车后头的扶手,还转起了圈,心情甚好。爷爷只正眼瞧了他一眼,自个儿站在前头,两人间隔的距离之长让人感受到爷爷对孙子的嫌弃很不一般。幸好乡下的公交车没几个人,不然孙子大概率会走丢。中途下车时,车还没停稳,爷爷就对他嚎:“死小子,不下车给我滚蛋!”车门一打开,小孩子撒腿就跑向了家的方向。
3.二进县城,在回来的公交车上,见到了一对母子。上车后这位满头白发的母亲一直蜷缩着身体,中年的儿子用一只手挽住她的肩膀。一下就能察觉这是儿子带母亲上县城看病回家的画面。能自己坐公交回来情况应该不算糟糕。见过最糟糕情况的是乡下一家子人租两辆三轮车把包裹着棉被的病人背回来。他们要下车时,才看清了两人的正脸,那位母亲一脸憔悴,瘦骨嶙峋,行动很艰难,左手拖着刚挂完吊针的右手,手上还粘着医用棉。而那位中年儿子小心翼翼地扶着她,缓慢地走下车,两人在路边站稳后,车才驶向了下一站。
4.最近楼下总有一群孩子在“聚众赌博”。赌法是扑克的常规玩法炸金花,赌资就五花八门了,可以是辣条糖果这些吃的或者弹珠卡片这些玩的。偶尔偷听他们叫注,发现他们赌得挺谨慎,不像大人那么豪气,他们输一次可能就是输掉一根辣条罢了,不过对小孩子来说都是宝贝。虽如此,排面上却不输于大人的赌博。喊声如雷,气势恢弘,输急了也会人身攻击,最后演变成了小孩子的打闹。我的午觉也成为了牺牲品。但是赌的次数多了,他们开始有了规则,每天准时开场,准时下场,孩子翻倍地增加,由最先的一桌演变成了两桌三桌。我苦不堪言,与他们交涉,但是收效甚微,只能祈祷他们早日开学,还我一个安静的午后。
(二)听说的一些事
1.去镇上剪头发。一个中年人和理发师在聊一个刚刚去世的人,说是自己把自家房子点着自杀了。为什么自杀呢?活不下去了,没有钱没有粮食。理发师深有感慨地说:“今年这疫情肯定会有不少人熬不下去,那些赚多少花多少的人就得第一个倒下。”又提到去世者的后事,中年人说那一家子没一个回来料理后事的,打电话给他儿子,说自己不识字一个人不会坐火车回来。结果也就一个有点关系的亲戚帮着处理。老人去世了倒是落得轻松,可怜的是他的孙子。中年人说起这孩子一脸无奈,从小就没人管没人教,人家见他可怜送了点食物和衣服,结果还要被他傲娇的爷爷臭骂一顿,以为人家瞧不起他。小孩上初中后经常打架,还经常被抓到偷东西。中年人最后叹气说:“这孩子长大后迟早被抓进监狱,以后没准杀人放火的事都干得出。”
2.村里有一个失明的七十多岁老太太。失明已经达十几年了,这么早就看不见在村里是少见的。不过即使看不见,她几乎每天都要出去干活,以前就经常见她两手摸着路边的墙壁大老远跑到自家的农舍里喂鸡。我现在没遇见过她,还以为她每天都在家里静养。我妈笑我没出门当然见不到,这位老人现在依然坚持出门干活呢。她前几天还摸进了别人家里去,在人家院子里转来转去出不来,嘴里念叨着这是哪里。我妈经过刚好看到了才把她牵了出来。村里的大部分老太太都有一句口头禅:“一天不出门干活,身体就难受。”
3.受疫情影响,村里有些年轻人在外头找不到工作,有的人就去县城找事做,有的人干脆家里蹲。前几天遇到一个姑娘,小时候一起玩过,现在没什么交集。姑娘长得很漂亮,说话细声细语的。老妈跟我说她现在去了县城的一家奶茶店上班,没几句就谈起了人家的婚嫁。说是明年应该就要嫁人了,今年给说的亲。我讶异,这才刚认识四个月就开始准备婚事了,难道是她爸妈强迫的?老妈说她爸妈才不在意,有钱嫁谁都行。村里人给她说了好几门亲了,有两个是她不满意,一个是男方不满意,还有一个是她自己网上认识的也没成。我又惊讶了,21岁的小姑娘已经经历这么多了。回头一细想,跟她差不多大的已经全嫁人了,还有一个同龄的已经成为了三个孩子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