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湄青萍
01
中午吃完饭,坐在沙发上刷朋友圈时,突然瞥见一个大学朋友发的二胎照片。裹在棉被里的小人儿,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像极了他的母亲。
为朋友高兴之余,心里明明又掠过一丝感叹岁月沧桑、人世变迁的惆怅。记忆里,她还是大学里那个剪着短发、做事冷静的女孩儿,如今却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怎能不让人叹息流光的飞逝?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里已是满屏的娃,以及晒娃的爸妈。而同为80年代的我,对生娃这件事却全然不上心,只顾捧着欧文·亚隆的书钻研什么是死亡焦虑,看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说,然后在简书上码些娱乐自己的文字。实在是格格不入、不合时宜。
我不急,不代表身边的人不急。比如,我每次回家,母亲就总要叮嘱我一番:都快30岁的人了,再不考虑生孩子就晚了。
在生娃这件事上,母亲比我更愁。因为在农村,邻里邻外的,遇见我母亲,免不了都会问上一句:某某怀上了吗?
早些年,她还可以“我年纪还小”为由搪塞过去。如今,我都快三十了,转眼都是“中年妇女”了,她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来,只能转而对我抱怨道:哎呀,我帮你回村里人的话,回得口水都干了。
可是归根到底,生或是不生,难道仅仅是一道选择题那么简单吗?
我想,我不愿自己稀里糊涂地生娃,然后做个稀里糊涂的母亲,匆忙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窘迫境况。至少需要一个答案,一个能说服自己、理由充分的答案吧。
02
为什么要生娃?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问题就不算是问题,难道生孩子不是女人天经地义该完成的任务吗?
确实,在传统的中国社会,男人娶妻,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传宗接代、继承香火。在古人的观念中,祖先去世后,就会来到另一个世界。在这里,他们以香火为食。为了不让先祖们饿着,就需要有家族的继承人供奉香火。
中国人自古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祖先从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把宗庙祠堂里的祖先都给饿死了,岂不罪过?所以,人们才如此看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信条。
可这家族的继承人,也不是随便生个娃就可以,需得是带把儿的。为了获得这一殊荣,从而继承家业,女人们只好使劲生孩子,直到肚子里滚出个带把儿的为止。
我奶奶那辈人,至少都有三四个孩子。现在,虽说人们思想开放了,家里也没有多少家产可以继承,却依旧执着于此。
重男轻女的现象在农村尤其常见。我记得外婆和我说,当初母亲生我时,发现又是个女孩,就落泪了。我的伯父家生有一儿一女,有一回,大伯酒后说我家没儿子要绝后,父亲气得打了大伯一巴掌。
此后,住在前后的两家人便有十多年没有说过话。直到前些年,关系才慢慢有所缓和,可是坚冰哪那么容易融化。现在每次回家,我见到伯父家的堂兄,依旧不知如何开口。
这件事成了父亲的心结,也在我年幼的心中留下了伤痛。年少时的我,多希望自己是个男孩子,为父亲争口气啊。想来,某种自卑情结便是在这时候种下的吧(好在我现在越来越喜欢自已了)。
所以,看吧,女人不仅得生娃,还要是男的。婆家人见自家媳妇第一胎不是男的,就有些闷闷不乐,劝解儿子儿媳无论如何得再生二胎。每每此时,女人多会产生一种错觉:难道我就是一生育工具?
没有女人愿意承认这点。可是,在家庭伦理的压力下,生娃似乎又是一个无法逃避的事。一个女人若结婚多年都未生子,背地里就必定流言蜚语四起。对此,你还不好撕破脸,甩给对方一句“关你屁事”,还要绞尽脑汁找出各种理由应付他们。
这时,我便想起自己的母亲。我在城里躲清闲, 她却要面对村里人看似漫不经心的各种“盘问”。对此,我常觉得心里很愧疚。可是,这就是我要选择生娃的理由吗?为了堵住悠悠众口?
说到底,那些催生的人,要做的不过上下嘴皮子一碰,无比轻松。而我呢,从备孕到生产,再到抚养孩子,每一个阶段都需付出巨大的心力。
按理,为人母的女子,自己经历过,应该更了解其中的酸楚和不易。但奇怪的是,身边催生的人竟然多是女人!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悲凉。
03
为什么不生娃?因为女人也有自己的理想,有很多这一生想去做的事、想去走的地方,以及想去看的风景。
而如果生了孩子,本着负责的态度,就必须给她健全的生长环境,给她创造力所能及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你也会被孩子牢牢捆绑住,先是身体、时间,再是爱好、工作……
还记得我初入职场做采编的时候,经常会问事业有成的女性这样一个问题:请问,您是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关系的呢?
如今,当我在这方面有所体验后,才发觉这个问题是何其轻率!凭什么要女人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唯独女人要考虑事业和家庭之间的平衡关系,男人就不用?
显然,那时候的我,接受了社会对女性的评价标准:女人就要兼顾家庭和事业,而且家庭比事业更重要。
可是,家庭和事业真的能平衡吗?我前几天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感受颇深——
一个有6岁女儿的已婚女子,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销售总监。因为销售工作的特性,需要经常出差,随时和客户联系。如果顾及工作,就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家人。而且,年轻人如韭菜般一茬茬成长起来,自己要是不努力,就很可能被这些后浪冲到沙滩上。
但这些并没有得到她家人的谅解,“他们觉得爸爸为工作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女性‘生而不养’则要受到谴责”,而且她身边的人几乎都认为,她应该把全部业余时间留给孩子。
有一次她在外出差,回到酒店已经非常疲惫,但与家人打电话时,他们非但没有丝毫体贴之意,反而责怪她只顾工作。
她委屈地趴在床上大哭。终于,她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决定:“要么就在工作上放弃更高的追求,要么就失去在孩子生活中的参与”。
最后,她选择了后者。因为她明白,家庭和事业不可能完全平衡。
有人会说:不是每个人都像她一样,有那么强烈的事业心。但是,就算梦想微不足道,女人就必须为了家庭牺牲吗?
也有人会说:哎呀,生完孩子,也就头两年辛苦点啦。可是,真的如此吗?
在孩子小的时候,你要喂她喝奶、换尿不湿,满足她的生理需求。等到孩子会走会跑了,会和你交流了,你又会开始操心她的情绪问题、教育问题。可以说,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新问题,且层出不穷。
我知道,人们还是会想出理由反驳你。他们会告诉你:生孩子的辛苦,相比孩子带给你的快乐,简直不足挂齿。当你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时,你会感到无比欣慰,再也不畏惧老去。
正如王潇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我选择生育的一个重大原因,是因为害怕……暮年到来时我该如何应对那巨大的虚无感。子女是劈杀这种虚无感的利器”。
生娃,意味着人们可以借此驱逐晚年笼罩心灵的死亡焦虑。
04
我想,生,或者不生,都远不是一个选择题那么简单。
当选择生时,她必全身心做好准备,同时也要考虑到孩子生出来之后,自己可能需要做出的种种改变。因为她要对孩子负责。
当选择不生,她必有更值得去追求的梦想。毕竟“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自己的角色,做为人父母的体验者也好,做目睹一朵花开的旁观者也好,别人都无权苛责。
我知道自己终究不会做丁克,还是要为人类繁衍生息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不管生或不生的理由是什么,重要的是,这个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当初,我选择辞职,身边人多有不解:你傻呀,即使怀孕了,呆在公司至少有社保拿啊。就像我知道家庭和工作无法完全平衡一样,备孕和工作也是如此。
我是个笨拙的人,一个时间段内只能做好一件事,既不愿在工作上懈怠,亦不想亏待将来的孩子。
别人都可以边工作边备孕,你怎么就不可以了?有人问。因为别人不是我。
为了承受这个选择所带来的各方面问题,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毕竟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可能拒绝那些不平等的、被安排给你去做的牺牲。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