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一个视频,感慨万千。一985本硕连读的高材生被裁员了,而且裁员日期刚好是在过完元旦,年初就遇到这样的遭遇实乃糟心,其妻子也是十分优秀,但架不住年龄劣势,已经经历了半年的失业,终于在近半年后降薪找到了工作。如今麻绳专挑细处断,这个年是过不好了。
该男子履历非常漂亮,虽出身贫寒,但个人十分优秀,从小就是品学兼优的那种。毕业后曾任职于字节跳动、腾讯等知名公司,今年刚满三十五岁,个人能力很强,和老婆两个人都是从农村一路奋斗走出来的孩子,一起北漂,孩子还很小,需要请保姆。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一家三口每月的花销至少需要两万块:租房七千块,请保姆八千块,日常生活费至少需要五千块,综合下来每月保底两万块钱的开销。
如果单听他们一个月的开销感觉挺多的,但具体一分析其实并不多,根据他们自身的情况,这个开销在北京已经是属于不能再节省的了。两个从小就吃了不少苦的孩子寒窗苦读二十余年,一心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后代创造更好的条件,但没有父母的托举真的很艰辛。孩子要自己找保姆带,房子要租,但是这两项每月就要花费近两万元,这是三四线城市两个公职人员一个月也难以赚到的金额。这还是在没有买房的情况下,如果买了房压力更大,每月上万元的月供,这是年轻人想都不敢想的,如果再没有父母的托举,就连首付都不敢想。
曾有个高中同学和老公两个人一起北漂,两人都是高学历人才,在北京两人月收入约三万元,一心想要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掏空双方父母的钱包凑了一百多万首付,买了套七十多平的老破小,每月单是房贷就需要近两万元,日子过的捉襟见肘,真是想都不敢想。原本凑首付都已经将双方家底掏空,将两个年轻人的钱包掏空,如今每月还要面对高额房贷,每月可用资金只有一万多元,抗风险能力非常差,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一辈子都在为还房贷而活,这样的日子想想我都觉得窒息。
别说在北京每月一万多元的可用资金,就是在三四线城市每月一万多元的可用资金我都没有觉得日子过的很宽绰,钱倒是能攒下一点,但花钱依然是不敢大手大脚,顶多达到小康水平,所以我真的很难想象没有父母托举的孩子选择北漂该有多难。
这几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父母之恩不止在于生养,更在于托举。”有了父母的托举你至少能比周围同龄人快十年,而没有父母的托举别说十年,甚至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辈子,比如北漂族,想靠自身努力在北京扎根真的是难如登天,贫富差距之大想想都让人崩溃。
父母的高度即是孩子的起点,我和老公亦是经历了没有父母托举全靠自己白手起家的艰辛。今生能够成为孩子的父母是前世修来的福分,自己经历了没有伞必须奋力奔跑的过程就想要努力为孩子撑起一把伞。努力吧,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以为成为小牛马,那么我们就必须竭尽全力去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