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读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从中学第一次读三毛,至今20多年,重读里面的《哑奴》和《哭泣的骆驼》仍会感动至落泪,但是最带给我感同身受的却是平凡生活那一面。
她说:
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
她和荷西的爱情何尝不是飞蛾扑火呢?
她在给她父母的信里写道:
我并不能说我十分地爱荷西,但是跟了这样的人,应该没有抱怨了,他是个像男人的人,不会体贴,但他不说,他做,肯负责,我不要求更多了。赚的钱我们下两个月可以开始存了。
她很快决定嫁给这个认识很久、深交不久、刚刚开始工作的男孩,过着柴米油盐算计的生活,也是付出了很多。
在《撒哈拉的故事》里三毛很多篇幅都在记账、都在讲如何计划减少开支,而她在写给父母的信里也都是在计算着飞机票的价格。
生活不易,但她知足并且感恩。
撒哈拉沙漠上青菜很少,每次看到青菜,她都会感动的说:
幸福的青鸟来了!
这是她写得最有人间烟火气又最有仙气的一句话。
我常常借了邻居的铁皮炭炉子,蹲在门外扇火,烟呛得眼泪流个不停。
我并不气馁,人,多几种生活的经验总是可贵的事。
长久的沙漠生活,只使人学到一个好处,任何现实生活上的享受,都附带着使心灵得到无限的满足和升华。
她描写的是在物质生活极度贬乏情况下的无奈与自我激励。
我们总是讲她如何浪漫,却没讲她如何励志。三毛其实是个很励志的人。
她谈沙漠上的生活:
千篇一律的日子,没有过分的欢乐,也谈不上什么哀愁。
三毛是哀愁的,即使在她和荷西刚结婚的时候,她的欢乐里也带着一点点无奈与哀伤,她只是硬生生的把沙漠里单调的日子织出了花色而已。
她说:
我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因为我没有学问,但是,我愿意在将来的日子里,仍做不断的努力,以我的手,写我的口,以我的口,表达我的心声。
三毛终究是个有浪漫情怀,又不愿和现实妥协的一个女子。她经历过我们经历过的和我们没经历过的事情,因此,在她的书里,你会看到浪漫与现实并存、快乐和悲伤并存、爱与恨并存。
生活大概就是这样,永远矛盾并对立着,而我们就是学会如何在生活的对峙里生存并寻找到快乐。不被悲伤压倒,也不被快乐冲昏。做那个幸福的青鸟!
无戒90天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