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之役,楚畔秦而合於韩。秦王惧。甘茂曰:“楚虽合韩,不为韩氏先战;韩亦恐战而楚有变其后。韩、楚必相御也。楚言与韩,而不余怨于秦,臣是以知其御也。
宜阳战役中,楚国背叛了秦国跟韩国联合。秦武王很担心。甘茂说:“楚国虽然跟韩国联合,但是不会为了韩国而主动寻求对秦国发动战争;韩国也担心先对秦国开战而楚国抄它后路。韩国、楚国一定相互防范对方。楚国虽然方言说与韩国联合,但对秦国不会有多大的怨恨,我凭借这一点知道楚国也会采取一种防御的姿态。”
一场宜阳战役,牵动各国对外政策的改变。正确判断各国的真实态势,是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甘茂的判断无疑是正确的。
好了,我们来看看希罗多德的历史吧!
而这一大陆北方之所从荒漠无人,便是由于我所说的、这样严寒的冬天。因此,我以为斯奇提亚人和他们的邻人在谈到羽毛时,不过是用它来比喻雪而已。以上我所说的,就是那些据说是最辽远的地方。
欧亚北部高寒地带。
至于极北地区的居民,不拘是斯奇提亚人还是这些地方的其他任何居民都没有舍诉过我们任何事情,只有伊赛多涅斯人或者谈过一些。但是在我看来,甚至伊赛多涅斯人也是什么都没有谈。因为什么呢,原来,若不是这样的话,斯奇提亚人也会象他们提到独眼族时一样地提到他们了。但是赫西奥德曾谈到极北居民,荷马在他的叙事诗埃披戈诺伊里,如果这果真是荷马的作品的话,也提到过极北居民。
极北居民。战斗民族。
但是关于他们的事情,狄罗斯人谈的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多得多。
他们说,包在麦草里面的供物都是从极北居民那里搬到斯奇提亚来的。
当它们过了斯奇提亚之后,每一个民族便依次从他们的邻人那里取得它们,一直带到亚得里亚海,这是它们的行程的最西端。从那里又把它们向南传送,在希腊人当中第一个接受它们的是多铎那人。从多铎那人那里又下行到玛里阿科斯湾,更渡海到埃乌波亚。于是一个城邦便传到另一个城邦而一直到卡津司托斯;在这之后,却略拉了安多罗斯,因为卡律司托斯人把它们带到铁诺斯,而铁诺斯人又把它们带到狄罗斯的。因此,他们说,这些供物便来到了狄罗斯。但是第一次送供物的时候,极北居民派了两名少女与供物同行,狄罗斯人称这两名少女为叙佩罗凯和拉奥迪凯;极北居民为了保护二人在旅途上的安全,他们还派出了同国的五名护卫,这五名护卫现在称为佩尔佩列埃斯,他们在狄罗斯是很受尊敬的。但是当极北居民发现他们派出去的人们根本没有回来的时候,他们就觉得如果他们派出去的人总是不能接回来,那真是十分伤脑筋的事。因此他们便想了这样一个办法。他们把供物用麦草包起来带到国境的地方去,然后请求他们的邻族从自己本国传送到下面的一个国家去;而据说供物便用这样的办法送到了狄罗斯。我自己便知道与这种传送供物的方法相类似的一种风俗。这就是当色雷斯和派欧尼亚的妇女向女王阿尔铁米司神奉献牺牲时,她们也是使用麦草的。
狄罗斯人与今天的俄罗斯人是否有联系呢?
这便是我所知道的她们所做的事。为了纪念死在狄罗斯的、从极北地方来的少女,狄罗斯的少女和男孩子都剪了自己的头发。少女在结婚之前,先剪下一束头发,而把这束头发卷在卷线竿上之后,便把它放到极北地方的少女的墓上(她们的墓在阿尔铁米司神殿入口的左手,上面罩着一株橄榄树)。狄罗斯的男孩刚是把他们的一些头发卷到嫩枝上面,他们也是把它放在极北地方的少女的墓上的。这样看来,极北地方的少女便是这样地受到狄罗斯居民的尊敬的。
两个极北地区的少女和五个护卫的故事。
同样的这些狄罗斯人还说,还在叙佩罗凯和拉奥迪凯之前,通过上述同样的那些民族的市邑,还有两名少女从极北居民那里来到了狄罗斯,她们的名字是阿尔该和欧匹斯。叙佩罗凯和拉奥迪凯是为了安产才到埃烈杜亚(安产的女神——译者)这里来上供还愿的,但阿尔该和欧匹斯,他们说,是和神自己一齐来的,她们受到狄罗斯人的另一种尊敬。原来那里的妇女为她们募集捐献品,在一个叫做奥偷的吕奇亚人为她们写的赞美歌里呼唤她们的名字;此外岛民和伊奥尼亚人也是从狄罗斯人那里学会了唱欧匹斯和阿尔该的赞美歌而呼唤她们的名字并为她们募集捐献品(这个奥偷从吕奇亚到来之后,还写了在伙罗斯歌唱的其他古老的赞美歌)。他俩又说,在祭坛上烧过的牺牲的大腿,它们的灰烬都用来撒布到欧匹斯和阿尔该的墓地上;她们的墓地在阿尔铁米司神殿的背后,面向着东方,离着凯欧斯人的宴堂最近。
两位少女如何成为民族的英雄。
关于极北居民的事情,我说到这里已经足够了。我不想叙述那个阿巴里司的故事;这个阿巴里司据说是一个极北居民,他一直不吃东西而把一支箭带住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是,如果果然有极北居民存在的话,那末也就应当有极南居民存在了。在这之前有多少人画过全世界的地图,但没有一个人有任何理论的根据,这一点在我看来,实在是可笑的。因为他们把世界画得象圆规画的那样圆,而四周则环绕着欧凯阿诺斯的水流,同时他们把业细亚和欧罗巴画成一样大小。至于我本人,我却要简略地叙述一下亚细亚和欧罗巴的广袤以及它们的轮廓如何。
这里希罗多德在对世界地图进行讨论。
波斯人所居住的土地一直到达现在所谓红海的南方之海:在他们的上方,即北方是美地亚人居住的地方;美地亚人的上方住看撒司配列斯人,撒司配列斯人的上方往着科尔启斯人,他们的地区一直伸屡到帕希斯河所注入的北方之海;因此这四个民族是位于两海之间的。
里海与红海之间的民族。
但是从这一地区向西,有两个海角从大陆伸向海中,现在让我把它们记述一下。在北方有一个海角只帕希斯河为起点一直突出到海里去,它是沿着黑海和海列斯彭特而伸屡到特洛伊境内细该伊昂地方的。在南方,同一海角的海岸以腓尼墓附近的米利安多罗斯湾为起点,向海的方面一直伸展到特里欧庇昂岬。在这个海角上,住着三十个不同的民族。
黑海和地中海地区的民族。
这是第一个侮角。但是另一个海角则以波斯为起点一直伸向红海,包括在这一片土地里面的有波斯人的土地,在这之下有相邻的亚西里亚,亚西里亚以次是阿拉伯。这个海角的终点是阿拉伯湾(今天的红海——译者),而大流士曾从尼罗河挖了一道运河通到那里;但这是大家一般的说法,实际上并不是以那里为终点的。但从波斯人的土地到腓尼基却是一片既宽阔又广大的土地,从腓尼基起,这个海角便沿着我们的海经过叙利亚的已勒斯坦直到它的终点埃及。在这个海角上,只住着三个民族。
这是西亚与北非交接地区。
上面所谈的是亚细亚的波斯以西的土地。至于在波斯人和美地亚人和撒司配列斯人和科尔启斯人上方以东和日出方面,则它的界限一方面是红海,北方则是里海和向着日出方向流的阿拉克塞斯河。亚细亚直到印度地方都是有人居住的土地,但是从那里再向东则是一片沙漠,谁也说不清那里是怎样的一块地方了。
东边印度沙漠地带。
亚细亚以及它的广袤便是上面所说的样子了。但是利比亚是在这第二个海角上面的。因为紧接着利比亚的便是埃及。但这一海角上埃及的部分是狭窄的:因为从我们的海到红海有一千斯塔迪昂,这就是说只不过有十万欧尔巨阿。但是经过这个狭窄的部分,海角上称为利比亚的那一部分便非常宽阔了。
北非地区。
从我这一方面来说,对于那些把全世界区划和分割为利比亚、亚细亚和欧罗已三个部分的人,我是感到奇怪的。因为这三个地方的面积相去悬殊。就长度来说,欧罗巴等于其他两地之和:就宽度来说,在我看来欧罗已比其他两地更是宽得无法相比。我们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到,除去和与亚细亚接壤的地方之外,利比亚的各方面都是给海环绕着的。据我们所知道的,第一个证实了这件事的,便是埃及的国王涅科斯。当他把从尼罗河到阿拉伯湾的运河挖掘完毕时,他便派遣徘尼基人乘船出发,命令他们在回航的时候要通过海拉克列斯柱,最后进入北海(指地中海——译者),再回到埃及。于是腓尼基人便从红海出发而航行到南海上面去,而在秋天到来的时候,他们不管航行到利比亚的什么地方都要上岸并在那里播种,并在那里一直等到收获的时候,然后,在收割谷物以后,他们再继续航行,而在两年之后到第三年的时候,他们便绕过了海拉克列斯柱而回到了埃及。在回来之后他们说,在绕行利比亚的时候,太阳是在他们的右手的:有的人也许信他们的话,但我是不相信的。
这里难道记载了古埃及人绕行非洲南部回到地中海的事迹吗?应该不是。如果是,就不认为欧洲比非洲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