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初踏入大学校园,仍然觉得一切犹如曾经自己生存的小天地般简单纯洁,虽然也偶尔听说有关这个“小社会”的等等经验,但是终是过于幼稚无知,竟然浑然忘却,自顾于遵循自己。
也许人终是无法跳出自己的固有观念看自己,就正如挑剔别人大概都可以长篇大论了吧,却也是难的深省自己。
向来不自知自身说话多么富有“道理”,反倒让他人或有受到“教育”的感受,因而被人明白提出,着实吓了一跳,毕竟在过去十几年中都没有人这样“直白”,后来一度进行自我反省,甚至也尝试转变说话方式,但是你要明白如果只是个别,偶尔的特例,这其中的意味许是差别很大。毕竟一个巴掌要是拍响,确实艰难!
这也是我后来一段时间才明白的道理,许是家教使然,不会轻易的去妄加对于他人评头论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点向来牢记于心。然而也只是约束自己,他人我们肯定也是绝对管不来的!不过过于约束自己也带来一定相应弊端,以至于朋友毫不犹豫提出我的说话方式,竟然第一时间就认定只是自身出了毛病,不过后来进过一定时间推敲后猛然发现,如果只因各人言词就贸然改变自己,未来因为种种原因遇到各类的人更多,这样下去岂不是会变成不是自己,况且如果只是细微之处也能理解,但若此类涉及言谈,这些甚至升至思想灵魂的问题是万万不可轻视的,因为这是我独立于人世间之根本所在,这也同样是我区别于旁人之特点所在。
况且说来评论他人之人,也并没有在以后的时日中证明自身的人格魅力或是言谈举止有多么成功,甚至可以说很糟糕,或许这一点也可以说明一些什么了! 但这大抵也只能让我在心中欣喜一阵,我想大概是为了安慰一颗留有初心之人的执着吧!毕竟也从来没想通过他人证明自己如何怎样,只会更加推崇个人的独特。
如果必须要给自己的灵魂加一个定义,那么我希望它可以是高傲的 如果老天一定要将这份高傲用孤独来予以慰藉,那么我欣然接受 一路上终究会伴随同行之人,我不会在乎来与走之人,因为是生活的安排,结果我学到了要习得的东西便是收获! 倘若恰好遇见心灵相通,也便是幸福!自会格外珍惜。
生而为人,真的不是为了迎合别人,如果一定要说为了什么,我想一定是为了寻找共鸣,寻找灵魂的契合,这件事情本身就充满了梦幻色彩,何其浪漫,千万不要因为路上的妖魔鬼怪,就黯然退缩。
相信美好需要邪恶来做守卫,打败它,自然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