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朝后期人口不见了
汉朝的文景二帝采用了类似于无为而治的做法,让市场上这只看不见的手来主导经济,在他们的治下,汉朝国库逐渐充盈,充盈到什么程度呢?国库里捆钱袋子的绳子,因为没有用到这些钱,居然放烂了。
那么,武帝的雄才大略终于能够有经济支撑,武帝跟匈奴打了44年,匈奴的日子自然不好过。可是战争用钱如流水,原来国库里的钱怎么能够呢,那么只能增加赋税了,于是汉朝今天加一笔,明天又加个明目,老百姓终于受不了了。
由于汉朝已经变成了散沙化的社会,不可能爆发大规模的起义,而汉朝的税收是按照户来收的,那么,老百姓怎么办呢?他们抛弃户口,自己的田地也不要了,跑到豪族求庇护。在武帝末期,天下人口少了一半,大多都是逃跑的,显然不能是打仗战死的。
这下,中央集权遇到了问题,人口少了,税收肯定就要少,没钱政府还怎么玩?而这时,豪族们却日益强大,中央政府自然很焦虑,于是他们重用官僚体系,想让这帮家伙去收拾豪族。
要命的是,官僚需要钱来养啊,没钱人家不听你的呀。更要命的是,此时的官僚体系是从战国时期继承下来的,那它处理事物的规模显然只能是小县城,小诸侯国这个级别的,根本没法处理这种大国的复杂关系。最要命的是,此时的官僚竟然勾结豪族对抗中央政府,而每个郡县的人事权、经济权、军事权都在郡守手里,这下要命了。
2. 王莽和刘秀究竟在搞什么
朝廷越来越衰弱,豪族越来越放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任何办法,后面终于出了一位人品高尚,可以服人的大臣,后来篡位成皇帝,这就是王莽。
王莽自然也是知道这些豪族是需要收拾的,那么他采用了一系列办法,比如土地收归国有,币制改革,等等,其实本质上,王莽是在复周礼,也走在要把权力收回来的路上。可是,豪族并不会等着王莽收拾自己,他们自然会反抗。
王莽收拾贵族,必然需要军队,军队需要经济资源,需要税收,可是人在豪族手里,社会在豪族手里,王莽去哪能弄到资源呢?果然,历史并没有在此时出现技术变迁,王莽自然是失败了。
豪族社会联合起来推翻了王莽,其代表人物就是刘秀,刘秀于是建立东汉。可是,如果你一位刘秀建立了王朝就可以干掉这些曾经的豪族弟兄就错了,不是他不想大权独揽,而是他实在做不到。豪族们并非跟他起家才成为豪族,而是人家本来就很强,那么刘秀也只能接受与汉族共治的局面了。
3. 汉桓帝为什么如此昏庸?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写到: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汉桓帝作为导致后汉倾颓的典型皇帝,他到底为什么如此昏庸?那么贤臣是谁,小人又是谁?
所谓贤臣,是指儒家化的豪族,这些豪族本来已经很嚣张,他们把控着社会的经济,彼此盘根错节,对于皇帝来说是一个大大的制约,皇帝自然不爽,最让皇帝不爽的是,这些“贤臣”还很有文化,可以把持舆论。而小人,是皇帝找来帮自己对抗世家大族的人,在世家大族的眼里,这些人统统都是小人,其实跟其他关系不大,只跟他是否是世家大族有关系。
我们不妨一起看看桓帝的生平,这孩子15岁被大将军排除众议,立为皇帝,因为孩子比较好控制,之后,这位大将军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太上皇。你别看这孩子小,这孩子非常不满这位大将军,想要干掉之。问题来了,干掉它需要人啊!小皇帝终于培养了一些宦官心腹,誓要弄死大将军。
事成之后,桓帝终于可以自己爽一把,不受到那么强烈的控制,这些世家大族马上指责这些宦官是“党锢之祸”,结党营私,结果这些人就悲剧了。可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宦官专权,只是皇帝借着宦官的手与世家大族的博弈而已。
在压制了世家大族后,桓帝立刻腾出手收拾了这帮宦官,但也不会抛弃他们,原因很清楚,需要他们去制衡世家大族啊。看到这些,你还会觉得桓帝智商低吗?还会觉得他只是单纯的昏庸吗?
东汉末年,皇权与世家大族的冲突重创了朝廷和治理,恰逢此事遇到了一个小冰期,天灾不断,民间各种教派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爆发了黄巾军起义,皇帝只能指望这些豪族们帮他料理这些人,可是豪族们却各怀鬼胎,于是原先的“贤臣”默默成为了乱世的枭雄。
4. 三国与魏晋南北朝
经历过乱世,我们知道,最终胜出的是曹魏政权。曹操秉承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思想,提拔平民,以控制士族,但曹操青州兵起家,青州兵只服他一人,曹操挂了之后青州兵立刻哗变。而曹丕篡位,正统性不足,这下连为自己对抗士族的利器也没有了,只能对士族让步妥协,世家大族也就又趁机崛起。
最终,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司马家篡位成功,也代表者士族最终还是绞杀了寒族。而推行寒族的代表人物曹操、诸葛亮最终的意志也没能够实现。士族战胜寒族,最终形成了晋朝。施展老师说:三国最终形成晋朝的局面,其实就是士族寒族斗争,最终士族大获全胜的历史。
总结一下,汉武帝时期带领汉朝打败匈奴,让汉朝盛极一时,却也让汉朝走入了豪族社会,而豪族社会也成为汉朝衰败的原因。王莽虽然尽力尝试,却也依然败给了豪族。刘秀作为豪族的代表,推翻王莽后,依然要接受和豪族共治的局面。最终,汉朝还是没能做掉豪族,不可避免地分割了,枭雄们经过决逐,终于由曹操建立了曹魏,可惜好景不长,推行寒族抵制士族的策略在曹丕手里就被废掉了,而最终士族大获全胜,形成了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