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又是一年清明来,梨花开罢樱花待
秋千架上空摇摆,随风飘荡无人睬
饺子出锅饽饽掰,穿戴整齐回乡拜
音容笑貌犹记得,只愿慈母梦里来
清明节即将到来,又到了回乡祭拜先人的时候,念起母亲的音容笑貌,思念之情涌上心头!
有道是“每逢佳节备思亲”,我们家乡,唯有清明节出嫁的女儿是可以回娘家探亲的。
想着小时候清明节前,家家户户的女人们就会蒸一锅各式各样不同造型的燕子,家里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自己的小燕,象征着小燕子回家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母亲做的小燕子更是周围邻居大妈大婶中最好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有胖胖的笨笨的老燕,也有背着小燕儿的领头燕,还有小巧可爱的小小燕,那绿豆做成的眼睛,直溜溜地盯着人看!母亲说那是一家三代亲亲蜜蜜,像极了姥姥,她自己和她爱着的宝贝儿女!
待到清明节早上,每人都会分到自己的小燕,然后吃饺子,吃煮鸡蛋,煮鸭蛋,家里条件好的还会煮鹅蛋。村里会吊个高高大大的秋千,青年男女,老人孩子都会争相坐上秋千荡一回,据说谁荡的高,谁的运气就会好!
如今,这一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早已不再,但童年清明的记忆还在眼前浮现!
忘不了童年时,母亲为了让我们开心,在自己家院子里竖起两根粗壮的木头,用粗壮的绳子绑上一块平平的木板,做一个自家孩子专属的秋千,荡不高,但是胆小的孩子都可以玩,很安全,坐上去舒服,让年少的我们玩个尽兴!
母亲温暖的手用力我们的后背一推,那飞起来的感觉,那温柔的力量,那欢乐的笑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母亲,我想您了,但愿今夜能在梦中与您相见!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