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后,和学生共同练笔)
先生,仙台一别,匆匆数年。然和先生相处的一幕幕时常浮于脑海。 或者可以说,先生的严格、关怀是我那时灰色人生旅程里的一抹亮色、一份温暖。尤其是您对学术的执着,对我的希望,乃至对中国的希望,我都,铭感五内。至今想起,唯别离之际,善意的谎言,令我有些愧意。或许你在遥远的仙台,在某个思想的瞬间,想起我这个来自弱国的学生,想象他在医学该有怎样一种人生际遇,却未曾料到,他牢记先生的期许,活跃在文艺救国第一线。他没有抛弃医学上救人的宗旨,始终牢记使命,用文字医治着同胞的愚昧、麻木、不觉醒。
尽管遭遇过无人响应的寂寞、悲哀,也曾孤独落寞的困守一方旅馆,静抄碑文。然中国的希望先生的期盼也固然存在。寻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将自己的文字结集出版名为《呐喊》,真希望有能亲见你一面的时候,将迟迟未能寄上的照片,连同学生的拙作一同呈上,以示歉意,也以此回报先生的谆谆告诫。
先生,此时夜已深,你是已经进入黑甜的梦乡,还是在挑灯夜读,醉心于学术。或许现在你已双鬓斑白,青春与经历都已消减,然,我确信,您的一颗救济苍生之心,仍如宝石般熠熠闪光,他给更多的人带去光明温暖,鼓舞更多的人砥砺前行。
最后,祈盼:先生身康体健,顺遂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