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时,有些同学说起磨剪子,戗菜刀的时候,我一脸懵,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她们说,在北方,有些走街串巷的匠人,他们靠帮人家磨一下钝了的剪子和菜刀赚钱,磨剪子戗菜刀是他们吸引客户的吆喝声。
听她们解释完,我就有点想看看终究是什么样的人,听听终究是什么样的声音。
虽然我读的大学坐落在北方,但由于不在城市里,和周围的村庄也近乎隔绝,所以,大学四年,也没听到过磨剪子戗菜刀的声音。
来到这个城市以后,就时常能听到窗户外面有人在喊磨剪子,戗菜刀。伴随着的还有金属咣当咣当的声音。
尤其在快到夏天时,把窗户打开,只留纱窗的时,这种磨剪子戗菜刀和咣当咣当声就更响亮。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洪亮的磨剪子,戗菜刀声后又加缓慢的换-纱窗啰哦呜。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声音开始用喇叭放了,在社区里一遍一遍地放,放一会儿,声音才远离。
前段时间,有个午后我出门走走,远远地就听到了磨剪子戗菜刀和咣当咣当的声音。在街区拐弯后,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左手举着喇叭,把喇叭朝着社区方向放磨剪子戗菜刀换-纱窗啰哦呜,右手用力地晃动串金属片。
原来咣当咣当声不是录好的,是现场晃动出来的。他旁边停着一辆自行车,前面有竖着放的有纱窗布,后面载着磨刀石和一些工具。
我不禁想,现代的剪刀和菜刀做得越来越好,人们用得却越来越少,能用钝掉吗?即使有些人家喜欢用刀剁肉馅,切排骨什么的,现在网络购物那么方便,买块磨刀石就解决了啊,用不着他们吧。他这么走街串巷的还有生意吗?这是他还要加上换纱窗的行当的原因?
不过即便是换纱窗,买些材料,自己换,第一次换可能生疏点,但凡换过一次,就很简单,也很快就换好了,有找他们上门的功夫,自己的几个纱窗也会换的差不多了。这些年我的纱窗都是我自己换的。自己换的好处是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材料。
换纱窗的男子黢黑黢黑的,长年累月在外面走街串巷晒得缘故吧。好在现在声音可以录音,不用扯着嗓子喊,可以省点力气。
后来有一次傍晚时分,我顺着街道不知不觉地走出了平常走的街道,到了一个不常去的地方。发现磨剪子戗菜刀的男子停在那个地方左手拿着喇叭放声音,右手用力咣当咣当。他好像还在看每家的窗户,看有没有人出来找他干活?还是看谁家的纱窗该换了?
我来这个城市好多年,来来回回搬过一些地方。不过磨剪子戗菜刀的声音,从第一次听到,和现在听到的都差不多。不知道就只有一个磨剪子戗菜刀的,还是磨剪子戗菜刀的人的声音都差不多。
前一两天,发现喇叭放的声音又有点变化。变成了磨剪子戗菜刀,换-纱窗啰哦呜,拆洗油烟机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