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值一年清明,依照传统习俗,我们在这一天还乡祭扫,以返本追宗,寄托对逝者的追思。
或许每个人对清明的感受都有所不同。
黄庭坚写过“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在他眼里,万物复苏,桃李出新,生机勃勃,美好的春景让人赏心悦目。但是当他看到了荒野里荒芜的坟墓,又生出了一股生死之悲。
人的情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看到不同的景可以生出不同的情感,同样的景在不同的处境下看来,也会有些不同。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孟浩然的“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薛昭蕴的“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每个人的境遇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尽相同。
于我而言,每逢清明节,我心中总有些许惆怅和失落。在我的家族中,清明祭扫是大事,每到清明,家中长辈便会带着家族中的众人去祭扫先祖,缅怀逝去的亲人。这是一趟绵长的路程。小时候,我总是雀跃的跟在大人们的身后,翻山穿林,找到一个个孤独的坟墓,我知道,里面躺着的是逝去的亲人。大人们忙碌起来,除草,垒土,焚香烧纸,敬上酒食……有时候累了,便停下手中的活,坐在旁边点上一支烟,嘴里细细碎碎的念叨着一些与坟墓里面人相关的话,似乎是在与其交谈,又像是在回忆。最后轮到小辈插上墓标,叩首祭拜。很多先人我都不曾见过,有些见过的也越来越模糊了。我懵懂的叩首,只知道下次再来,要到明年了。
如今,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已经很久没有在清明的时候回老家了。倘若叫我一个人去扫墓祭祖,我恐怕会迷失在那曲折的山路里,更别说识得哪个墓里躺着谁,生前又做了些什么。每每家里长辈问起,我总是歉意解释,或许也听出了我的无奈,他们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每次他们挂了电话后,我总觉得电话会变得更加沉重,仿佛电话那头的失落也跟着他们的叮嘱和关切传到了我的心里。
时光易逝,人生苦短,上了年纪的人或许更加在意自己的生前身后事。我想,当他们在清明时节翻山越岭,独自走在去往祭扫的崎岖山路上的时候,或许会下意识的回望,回望那些曾经紧紧跟在身后雀跃的孩童;当他们在先人坟前小憩时,或许会不自觉的念叨,念叨的都是自己身边一些琐碎的小事。
但即使我远在千里身不由己,我也能感受到家人的期盼,我同样能够缅怀故去的先人,因为我相信,逝去不是永别,忘记才是,而活着的人,更需要关怀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