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具十善,速成无漏心。
截断诸尘累,破除执著心。
斋戒修十善,清净三业道。
亲近善知识,远离六欲尘。
学问依师授,不杂诸凡心。
若能行此法,初果可证成。
若人习威仪,清净守戒律。
一心而静坐,不昧而摄心。
调伏身口意,远离世间心。
若有此功行,可证斯陀含。
若复有众生,三业不复生。
六尘亦不见,静久功亦深。
心性长恒一,寂然世间心。
此心大自在,得果阿那含。
若复有众生,恒久成定心。
悟明自心性,本来寂而空。
心境两相忘,澄然不动心。
信心依师教,不二乱用心。
戒德大精严,威仪俱足身。
永断亦永了,世间之八风。
是名阿罗汉,功超六欲心。
得入圣贤地,寂灭同佛身。
助佛行弘化,自度亦度人。
1. 十善:修道的底线
若人具十善,速成无漏心。
截断诸尘累,破除执著心。
斋戒修十善,清净三业道。
次第就是阶段、顺序的意思,你完成了这个阶段的事情,然后到下个阶段,再去完成下个阶段的事情。这样一层一层地攻关之后,你的修行状态就会越来越牢固,你的定力也就越来越强了。
什么是“十善”?十善者,就是指十种善业,十种好的行为。
对于这十种善行,经典中是如此归纳的:一、不对他人生起嗔恨心,不对他人作恶;二、安住于明空,在日常生活的做人处事中生起功德。
具体来说,又分为十种:
第一,不杀生。不但不杀生,还要行放生之善,要尽已之力,尊重并帮助所有生命行使生存的权利。
第二、不偷盗。不但不能窃取他人财物,还要行布施之善。
第三,不邪淫。不放纵情欲,不做邪淫欲事,还要自净其意,精进修行。
第四,不妄语。不说谎骗人,而且还要真诚、坦诚地对待别人。
第五,不两舌。不谈论是非,更不挑拨离间,反而要尽力协调他人之间的矛盾。
第六,不恶口。不口出恶言,不辱骂他人,并且要以平淡柔和的语气与人交谈。
第七,不绮语。不信口开河,也不吹捧他人,要诚实、坦率地对待别人。
第八,不贪欲。不贪恋情欲,也不贪图享受,还要自净其意,精进修行。
第九,不嗔恚。不对别人发火,也不记恨于人,还要以慈悲忍耐之心来对待他人。
第十,不邪见。不生偏邪异见,不执非为是,并且还要时时提起正信正见。
十善是佛教中认为最重要的十种善业行为。整个佛教教义,就是围绕这十个善行而设立的。这属于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其中,前三种是身善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属于口善行,后三种则是意善行。
可见,这十种善行不但重要,而且还是别具深意的,它们除了规范你的行为之外,也是在用戒的力量,帮助你清净身、口、意的污染,使你远离各种恶行、恶业,为你实现终极解脱而提供一些助缘。
当你遵循这十种善行而行善时,便会得到世界善的反作用力,这样一来,无论内境、外境,各种令人欢喜的东西都会随着你的善行而增加。可见,行善确实能让人感到快乐。
当你远离邪恶,趋向善道,具备了这十种善业之后,也就俱足了成就无漏心的基础。“漏”是欲望,“无漏心”就是没有欲望的心,无求之心。
俱足了十善之后,就等于为你奠定了非常好的修行基础。
2.亲近善知识
亲近善知识,远离六欲尘。
学问依师授,不杂诸凡心。
若能行此法,初果可证成。
能引导你向善和明白的人或物,统统是你的善知识。
经典中说道,所谓善知识,是“正直有德行而能教导正道之人”,他导你向善、向上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
有时候,他会从旁保护你,使你能够安稳修道;
有时候,他会与你并肩同行,互相鼓励,共同参道;
有时候,他会选用最适合的方式为你说法。
当然,这三种方式的主体并不是同一个人,它们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身份,一是护法,二是善友,三是上师。
不过,另一种说法中对“善知识”的界定则更为严格:“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法及一切种智,令人心入欢喜信乐,是名善知识。”在这一观点当中,善知识起码是圣者,因为他必须能够自觉觉他。
还有一种观点指出,善知识必须具备十种功德:
一是调伏,能降伏六根生起的欲念;
二是寂静,能止息妄念,安住于湛然空寂当中;
三是惑除,能以智慧光明观照自 心,断除所有烦恼疑惑;
四是德增,受戒守得好,也俱足定力和智慧;
五是有勇,做利众事业的时候不感疲惫;
六是经富,不但俱足智慧,也俱足广博的知识;
七是觉真,见到了空性,认知了真心;
八是善说,不生颠倒妄念;
九是悲深,不执著于未来,故不生期待;
十是离退,所有时刻都保持恭敬谦卑,不生骄慢之心。
在这种表述当中,善知识仍然必须是能够自觉觉他的圣者。
为什么善知识必须是已经证得圣位的智者呢?因为只有他自己觉悟了,才能令你也走向觉悟。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说的是熏染的力量。它告诉我们,在你的悟境仍未牢固的时候,你身处的环境便决定了你是继续向上,还是堕落向下。
要根据善知识的传授好好学修,不要把自己在红尘中的各种私心杂念掺杂到里面去,不要用红尘中各种不好的心念去污染善知识传给你的心法。
如法修,行十善,远十恶,便可证得须陀洹,即明心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