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成为了一个培训机构的老师,我看了一下前辈们的工作状态,总结了一下,就是陪孩子们玩,然而其实并不是这样滴……
我第1天去的时候,主要任务就是听课,我听了第1节课,听完下来的感受就是,太吵了,才5个孩子,吵出了一个班的感觉……
到第2天的时候,我已经习以为常了,然后我开始做助教,做完助教,我的感受就是赵老师真是太费嗓子,我一度以为我的嗓门已经很大了,没想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孩子们的声音,得有100分贝,根本就压不住他们。
还有就是你要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这个机构主要是以鼓励孩子为主。因为上的不是文化课,是活动课,有一个人我就是我扔沙包,他们接沙包,可能换了一位老师扔沙包,他们不太习惯,从以前的几乎次次都能接到到我这边的,次次都接不到,让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这时候他们的指导老师就说现在难度加强了,接不到没有关系,接到了证明你们很棒,这时候孩子们就由每次都接不到的愁容满面,变成了接到时候的兴高采烈。
因此我感觉说话的方式很重要,这个道理我在很早以前就体会到,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上都一样的。
曾经我一度认为做老师不就是给他们上上课,编写教案,布置作业,考试改卷,但是现在我觉得一位好的老师不仅知识技能要过关,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