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30岁时的焦虑是多方面的。传统观念里,人到30岁就必须得结婚、相夫教子了,或者说你的事业没达到怎样的高度的话,你就已经没有时间了。但到了30岁这个时候,我发现并不是这样定义的,别人说的和自己活的对照是两码事。
各人见解:三十而立,就算没立,也没关系,四十照样立,而所谓“立”,先要从我们内在出发,对自己认可,与自己和好,能放下任何东西。如果你不喜欢自己,那可能什么事都很难做好。”
“三十”只是一个虚数,不是分界线,也不是最后期限,没有人规定必须在30岁前做哪些事,30岁之后就晚了。很多事例说明,我们不能以年龄、时间来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
为什么在观念里面有三十而定向之立
意在说明30岁是人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时候。这一点个人是赞同的。一个人走向成熟,意味着他肩负了更多的责任。这个责任,有对家人的,有对社会的,也有对自己的。认识到这点,才能称得上“立足”。
成熟、立足是不是越早越好?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探讨:第一,我始终觉得,处在什么年纪,就该做这个年纪该做的事,童年时就该玩耍,二十岁就该闯荡,我们不必过分要求“早熟”;第二,也因人而异,有些人不得不承担着与年龄不相符的重任,有些人追求着超越年龄的挑战,没有好坏之分。
真实的内心才是真实的生活写照
要说完全不被外界的只言片语干扰,完全不顾虑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去活,也是不现实的。但我们要做的是掌握一个度,先问问自己喜不喜欢,愿不愿意,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对待自己,要和自己内心和平相处,也是一种崇高的意境
樊登说,与上帝和解,就是与自己和解,这是“五十而知天命”时所能达到的境界。这意味着,你能超脱自然,游离于尘世与内心,可能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我已经放下了”,或许你从未真正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