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打开朋友圈就被“巴黎圣母院失火”刷屏了,已经卸载了微博,但是可以同样想象到热搜头条等等被屠屏的场景。内心五味杂陈,我同样哀悼于一个世界级极为重要的地标性建筑物损毁,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疯狂转发并配以相当悲痛、遗憾文案的朋友们并不了解巴黎圣母院对于世界艺术史、文学史的重要意义。
90%的人可能仅仅知道其是一部名著中出现的重要发生地,80%的人仅仅读过名著的梗概或故事大纲,70%甚至更多的人并没有对巴黎有特殊的情怀,60%并不那么热爱文学和艺术。
说这些不是为了彰显自己,但是看到朋友圈中配以惊人统一的文案“有些地方不去就来不及了”、“想去看哪里的风景就去看”、“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遗憾”。。。。。。讽刺的是,很多并不喜欢游历的宅男宅女们也在争相转发,他们在转发的是发自内心的遗憾么,还是从众心理,抑或是彰显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关注?
巴黎圣母院失火,但是他在艺术爱好者心中的地位永远不可撼动,它更大的意义并不是旅行时自拍的打卡地,脱离开美颜镜头,它同样具有自己独立的伟大成就。近几年,媒体中已经带起了一股 “死者为大”的 风潮,似乎任何名人,一旦离世,那么这个人是可以作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存在于你的朋友圈的。这种风潮让逝者完全没有了阴暗面或者瑕疵,完全无视于人是有七情六欲、缺点瑕疵的。一个人的成就来自于他脱离开任何时间、地点、事件,其独立的沉淀,而不是因为离世像是镀了层美化的滤镜。即使是出于尊重,我们在评论一个建筑物、艺术名作、名家大师等,也应该与主观因素脱离开,仅就其本质评断。
最近网红经济肆虐了多个行业,人们热衷于在网红店、网红地标打卡、自拍,有多少人会真的去深入了解、在过程中用心体验感受呢。回到文章开头 ,我相信如果没有这一场大火,很多人一辈子的人生甚至都不会与巴黎圣母院有任何重叠。
为什么在任何教育体系内,我们都提倡要保证相当比例严肃文学的阅读量,就是为了让我们的认知里娱乐化、轻浮化的思想少一些,这是为了培养我们能够不从众、有独立思考、拥有独立观点的能力。
巴黎圣母院一场大火烧出了假道学、假文青,斗胆说一句,如果这场火能让大众从跟风思想中摆脱出来,也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