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就是一个字“更”?
我的理解是:工业思维,是商品经济未充分发达、处于卖方市场阶段的产物,基本的物质需求旺盛(可以说用户需求就是一个字“有”),有产品就有市场,企业盈利主要靠市场占有率。可以说,他们对产品的精益求精程度,并不下于今天的互联网企业。但市场占有率这样在今天看来很粗放很笼统的发展模式,焦点集中在如何卖产品,而很少深入思考客户究竟要什么。企业看重数量的增长,而忽视价值的增长。在经济逐渐变成买方市场的过程中,利润区越来越小,最后无利润可言。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互联网思维,是时代进入买方市场阶段的产物,个体越来越得到重视。其商业逻辑是:有需求才有利润,用户数量和质量决定公司价值。于是自然转向“用户需求驱动”,其焦点在于:做什么产品和怎么做产品,价值优先于数量。而此阶段,我们的基本需求已经被满足,但人“贪婪”的本性让我们“有”了之后就想“更”,更多的、进一步的“真实需求”有待满足。互联网不仅是技术上的优势,在形式上也实现了“自由平等,双向互动”,所以决定互联网产品成败的,是能否更好的满足粉丝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其他。产品经理的职责是去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这与工业思维更接近)。个体的声音如此之多,所以需要用多种方式去发现、验证、量化、提炼用户需求。
一个字“更”,让产品经理和互联网公司竞折腰啊!
说起来,互联网时代的人才招聘过程,其实就是从普通用户中寻找粉丝用户的过程,发现、验证、量化、提炼,哪一步都不能放松,更不轻松。所有候选人的需求,一言以蔽之,都是想找“更”好的工作。岗位和平台是我们的产品,是否能更好地满足候选人的需求,决定了招聘的成功率。优秀人才从来都是可遇不可求,从招聘开始,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企业的吸引力。随着我们的招聘流程在4个“更”上不断尝试,初步收到了效果,而且我们觉得自己本身的工作也变得更有意思!这可以算是实际体验互联网思维的妙处了。不过在“用户需求驱动”模式上,我们还只是开了个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与大家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