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梅,女,布依族,中共党员,1973年生,大专文化,开阳县第二小学教师。
俗话说:老还小。意思是说,当一个人老了的时候,性格和心理需求反而会像一个小孩子。公公因病去世后,黄安梅将婆婆接到自己家中赡养,欲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年迈的婆婆安度她的余生。多年来,儿媳黄安梅正是象带小孩一样照顾着自己的婆婆。她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为社会树立了典范,成为身边人有口皆碑的榜样。
2014年1月,黄安梅的公公因病去世,已是耄耋之年的婆婆连说话的人都没有了。黄安梅主动向爱人提出:“把老妈接过来挨到我们吧,她的余生就让我来照顾”。后来,老人家就一直跟随儿子儿媳生活至今。
没有照顾过老人的人其实不一定能理解照顾老人的麻烦,以为不过是多一个碗多一双筷而已,甚至以为是有老妈给你把饭煮起,下班回家就吃现成的。其实,麻烦大着呢。黄安梅的婆婆生于1933年,今已87岁高龄。由于年轻时所处的时代、经历的种种曲折和抚养儿女们长大成人的含辛茹苦,婆婆落下了多种疾病。其中,腰椎疾病让老人直不起腰,身体严重佝偻;风湿让老人手脚疼痛,穿衣举箸诸多不便;严重的胃病让老人必须规律生活,科学饮食;最要命的是那颗接近乒乓球大小的胆结石,若是饮食不当,它就是定时炸弹,随时都会发作,老人将承受难以名状的痛苦。这样的一种身体状况,加上老人长期生活在农村,没有文化又耳背,交流困难,照顾起来一定不会是什么好玩的事。但儿媳黄安梅,凭着自己的耐心、细心、关心,将老人的一切细细打点,让老人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就像真的在安度晚年。
保证老人规律的生活,科学的饮食是控制其胃病和胆结石不发作的最有效的前提。黄安梅本也是个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喜欢玩耍的人。老人来了以后,黄安梅几乎不会在外吃早餐,朋友相约聚会也只好无奈的放弃,双休日也很少出去“放风”,为的就是尽量保证老人的规律生活。就拿早餐来说吧,每天早上上班出门的时候,婆婆还未起床,她就要帮婆婆把早餐的一切准备好:电磁炉插好电,锅里参好适量的水,适量的面条或是粉条放到旁边、早餐碗要放好各种配料并将筷子放好,婆婆起床后才自己煮早餐。至余吃每一顿饭,儿媳妇必定会将盛好饭的碗亲自放到老人手中,并亲自给老人夹上每一夹菜(婆婆的手因风湿病不得劲)。周末双休,要帮婆婆洗澡、洗衣服、梳理头发、整理房间。有时,她也会说:看到朋友圈的好友晒出的在外游山玩水的、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浪漫假日,她好羡慕。的确,父母在,不远游,一向好玩的她真的被婆婆给“困”住了。
生活上得到儿媳妇无微不至的照顾,婆婆的胃病和胆结石得到有效控制,吃得好睡得香,身体还算硬朗。她能自己去云开广场玩耍,回来还会兴高彩烈的汇报广场上的所见所闻,诸如:“今天,广场那些又耍龙、又舞狮、又唱歌……好闹热哦!”“今天广场上有好多气象台,好多小娃儿在高头跳哦!”(其实那是小孩玩的冲气蹦蹦床)婆婆讲的认真,儿媳妇听得认真,其实心中已是忍不住好笑了。有一天,婆婆像发现了新大陆,绘声绘色地说:“广场上阿“水爬坡”阿点爬出来筷子那么长的两条鱼,红通通的,好乖哦!”其他的家人都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只有儿媳妇黄安梅知道,她说的是广场假山那里的人造瀑布,那段时间正好里面养了金鱼。她们家有一钵花,多年前就有一颗橙子的种子发了芽并一天天长高,婆婆说:“让她长起以后好结果子吃。”儿媳妇会顺着她的意思说:“好的好的,那时我们也不用花钱去买了。”看到婆婆眉开眼笑的样子,儿媳妇也觉得很高兴。朋友亲戚家的婚庆喜事,儿媳妇一定会将那装喜糖的礼盒或是人家上桌的冰红茶带回家给婆婆,就像小时候我们在家等赶场的大人给我们买糖回家一样,婆婆会高兴得好像心都要跳出来似的……
照顾老人,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之举。但黄安梅能细致入微的将婆婆的饮食起居照顾好,更能照顾到她“返老还童”的心理需求,让老人能够安稳、开心的度过余生,常年如一日,也非易事。最后,让我们向黄安梅学习。向黄安梅致敬!也更祝愿这位幸福的老人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