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情是这样的:
孩子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去上英语课,因为是第一次上,所以她的书上完后就先归还了老师。
课后,孩子们拿着新发的书开始做作业。家长们在咨询老师报名费的事情。我注意到女儿挤在好朋友中间,看着她们写。
我便问:YY,你也想报名吗?她肯定地回答并点头:要!我:那你去跟老师说,将刚刚归还的书再要回来,就说你也要报名,这样就可以和她们一起做作业啦。她摇头:你和我一起去。
为什么?你自己的事情,自己跟老师说啊。她坚决不肯,身体往后缩。没事的,你可以的,勇敢点!没事,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做,就是跟老师说一下嘛。你看,玥玥妈和妞妞妈也还没交钱,大家都是一样的。说着,我拉着她站起来。她扭扭捏捏不肯向前挪一步,甚至扭过了身子。
那一刹那,我突然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梗。都是认识的好朋友和家长,妈妈就在旁边,她怎么会一句话都不肯说!于是,我拉着她,推到老师面前,说道:J老师,YY有话想对你说!
结果,她,居然一抽一抽地哭了!老师和家长赶紧安慰她,并询问怎么回事。那一刹那,我怒火中烧。在混乱之中,老师搞明白了怎么回事,主动给了她书。就这样,她没有说一句话,用眼泪弹就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书。
回到家,爆豆子性格的我免不了一番轰炸。而孩子呢?在不断抽泣。我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她的委屈从何而来。
为什么你不去要书?——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说。
那我不是教你了吗?跟老师说,我要报名,想要拿刚刚那两本书。——我想要在回家路上跟你说的。
回家的路上能拿到书吗?……
你要报名,就应该当天拿到书,否则你本周的作业怎么做?……
你到底想不想报名?如果还没考虑好,练习册不要做,下周请同学还给老师。——不要,我要报名的。
既然要报名为什么不跟老师拿书?——我想让你和我一起的。
好吧,我承认,这样的讨论已经毫无意义。绕了一圈,问题又回到起点:她不是不想去拿,而是要妈妈陪着一起去!
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我认为,这样的小事已经不需要妈妈帮忙了!她至少该知道哪些事是自己该做的,哪些事自己可以做到。
其他的妈妈劝说:孩子有个体差异。让她慢慢来。其他妈妈也劝说道,YY,你要表达自己,要学会说话。
这一切,看起来好像很简单,没有什么大问题,好像也不关我这家长什么事。不就是个孩子吗?不就是孩子任性了一下吗?但,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孩子含泪而睡,我在深深思考。
我清楚内心的焦虑:没有竞争意识,不会努力争取的孩子,长大了会吃亏的。我怕自己的孩子将来不会努力争取,不会把自己的长处表达出来,从而失去很多的机会!
突然想起了我的小时候。
小时候,隔壁家总是隔三差五到我家借小板凳和日常必须的小物件,并从不主动归还。妈妈不好意思去要,觉得大人不好张口,而童言无忌,便让我去要。我从不肯。于是妈妈在劝说无果后,便会骂我一通,说我是个胆小的小孩。
说得多了,小时候的我便从不敢跟外人大声说话,从不敢争取三好生,尽管成绩还不错。
妈妈经常恨铁不成钢,即使长大后都说,我们家的孩子从来不敢去探险,永远都是缩在妈妈怀里!
想到这里,我猛地惊呆了!
孩子不就是我的一面镜子吗?孩子的现在,就是我小时候的翻版。我就是曾经的我妈,焦虑、紧张、多疑。我们都看到了孩子身上的短板,都想推动孩子往前走一步!
结果却是,妈妈发火,孩子泪哭。我没有因为妈妈说我胆小,无数次想尝试锻炼我的胆量而变得强大,孩子也没有因为我的批判而变得更有勇气。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勇敢的,口齿伶俐表达自己。可是,世界上总会有“蜗牛”般的孩子存在,他们安静、乖巧,似乎整个世界都会遗忘他们。同时,他们看起来也非常“梗”,打定主意,绝不改变!不止一次问自己,不是说孩子不会和家长雷同吗?为什么我的孩子那么像小时候的我?
原来,我是如此讨厌自己的小时候,原来,从小我是如此不自信。所以当看到孩子和小时候的自己如此相似时,总是忍不住想要去改变她。
改变别人,可能是一个绝无可能的事。家长只有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技巧加耐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
2
郁闷之极,夜深人静,写下以上文字,想尝试找一种方法,满足自我的需求,改变孩子的个性。
于是,我便将文字发给微信上的朋友,希望能获得一些帮助。
一个妈妈推荐一本书,里面提及亲子沟通的三个步骤。并热心和我分析孩子内向胆小的原因。她建议,要多和孩子沟通,夫妻要和睦。她提到,父母经常吵架的孩子,会变得内向胆小,不爱说话。暗自想了一下:好像不妙!我和先生常常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小事争来争去。小吵时,孩子在旁边说:“你们俩总是吵架,哎,真是烦人。”她的批判偏向我多一些,因为我比较唠叨……至于大吵,暗暗琢磨了下,幸好,这样的几率不高!
另一个朋友和我分析,既然我自己意识到了我的小时候就和孩子一样,那如果我不接受我的小时候,我便接受不了孩子,自然,孩子也接受不了自己!
第二天,我的抑郁心情依然无法排解。孩子已恢复平静。放学后的平安电话中,语气轻松愉快,一如平常。我暗自揣测:昨晚事件是否会对她造成影响?也许,我不应该那么急躁,应该听听她说什么,然后她来做决定。
胡思乱想的几天中,我翻遍互联网,试图找出一个答案,解决我的困惑。
我翻到了互联网的所有关于”内向孩子怎么办?”“内向的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这些内向的人,最后都成功了”等文章。
我还翻了介绍童年的书,试图从中找到我童年的影子。狄更斯、弗洛伊德对童年的解释。我是不是该多借点有关童年的书来看?甚至,我翻了翻有关星座的文章,了解是否可以从星座的角度分析我和孩子的性格。
事实上,最后我发现,这类文章和书籍充斥着理论性,读一读也许有益,但对我的行为丝毫没有影响。因为我什么都没做!因为我突然发现,遇到难题,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想找一个答案!不管是否真的有答案。
事实上,再观察孩子,她一如平常,哼着歌曲,和伙伴快乐玩耍,口齿流利地背诵演讲稿和读英文。至于我尚未放下的心结,她似乎已抛到九霄云外。
3
混沌的几天,突然想起了之前学习过的心理学方法:
有情绪时,先感受。闭上眼睛,感受自己,问自己,我现在心情如何?
这几天,我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时好时坏,莫名其妙的。这与外界毫无关系,只跟我自己的内心有关系。有时候,莫名其妙好像想通了,觉得纠结的事情并不是什么大事,有时,又感觉到郁闷的情绪,觉得一切都不顺意。我对自己说:“我现在心情不太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感觉不爽。” 体会了两三次这种情绪后,慢慢发现,心情突然变得很平静。
一个人的时候,很适合体会自己的情绪。午饭后,沿着河边,听着音乐,一边漫步,一遍冥想,突然就觉得,根本就没有什么烦心的事。
冷静下来回想前几天的那件事,就问了自己几个问题:我是不是过于偏激了?是否从自己的角度给孩子下了一个定论?是否没有了解孩子自己是怎么想的,就提出要求了?是否做得有些过分,没有顾及到孩子的自尊心?
突然意识到,这些问题其实没有答案!
这件事无关对错,只因我有我的标准,孩子有孩子的判断!
就如一个朋友所说:“我们是上帝派来的,孩子一有事,我们就祈祷。” 也许,我能做的就是祈祷吧。孩子需要帮助,自然会来找我,这时候,我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
家长先要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寻找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先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然后才有其他。
突然想起了老子著名的思想:“无为而治!”强调并不是什么都不做,恰恰是,不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也许每个孩子真有自己的个性,不会如家长期待的那样。每个家长心中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形象。而自己的娃,永远成不了“别人家的娃”。那何不抛开这种无望的期望,多想想自己的娃有什么优势?
几天前发生的事,让我耿耿于怀好几天,苦寻答案无果。最终,我就让它慢慢淡忘,毕竟,生活还在继续,我们和孩子还在成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