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烦意乱的浮躁
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整个人都显得很浮躁,不能静心做任何一件事,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全都一团糟。
长达四个月的连续失眠,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到医院,医生给的药里面我看到了七个大字,“中度抑郁症患者”。
被朋友“骂”了一顿,开始专心看书,无关工作无关生活无关任何人与事,仅仅只为清除焦虑之气。
按照我现在的工作量,三天基本可以结束一本书。
但我的不安与焦虑似乎超出了预期,三天时间我甚至不能平心静气地在桌前坐下来超过半小时,这一刻我只能强迫自己,铅字文密密麻麻侵蚀着我的脑神经,在我的大脑中爬过但未留下一丝行径。
我拿起笔,开始写,不管写下的句子是不是有含金量,是不是有价值,至少让自己的注意力可以集中到眼前的文字上面,至少笔下滑过的笔迹是真实的。
不可否认这个办法是有效的,慢慢地慢慢地可以自主地看书了。
第四天我看完了剩下的半本《不完美,才美》,没有太多深刻的感触,只有一点感觉,似乎没有那么着急那么恐惧那么急躁了,也许这就是收获吧。
02
坐在第二排角落的自己
接下来我花了一天半的时间看完了谢丽尔·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一本关于深度剖析男女不平等现象、鼓励女性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克服恐惧与不自信的书。
最初想读这本书的初衷是想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鼓励自己大胆地“往桌前坐”,克服内心的恐惧与一直以来困扰我的“不自信”,而对于社会男女不平等的问题我似乎没有太多太深刻的认识,这样看来我貌似并没有抓住这边书的重点。
向前一步,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态度。
我就是书中描述的那一类人,习惯了一进会议室就自动坐在第二排,即使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不主动发言的女性。
其实我更希望把定语后面的主语换成不够职业的职业人,而不是女性。
03
别人家的孩子的职场
我们对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是什么印象?
在家听爸妈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成绩优秀,不叛逆,上学工作一切都顺其自然地发生,没有一丝波澜。
归结为一点,善于服从,善于执行。
但职场的需求不仅于此。
需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需要敢于冒险,需要自我表现。
初入职场的工作都是最基础的,服从领导的安排便可,100%的执行力自然可以轻松应对。
而慢慢地当工作职责发生转变,职位晋升,100%甚至120%的执行力都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必须具备各项综合能力,必须要眼观四面,脑辨全局,沟通谈判技巧更是不能少。
如果仍然按照以前的工作节奏,不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好的意见与建议只是放在自己心里而不去与领导沟通,那么问题一天天累积,直至彻底爆发。
结果便是无休无止的自我否定。
04
意外的家庭小插曲
昨天下班回家跟爸妈聊天,这样的场景鲜少出现,我是觉得很暖心与幸福的。
其间聊到我现在的工作问题,我说,得想办法做点副业挣点日常生活开支费用。这个观点立马被爸爸反驳了,你一个女生安心上班就好了,难道还想创业啊?
我从来没觉得爸爸会如此坚决地反对我的这个想法,而且仅仅只是想法而已,甚至连雏形都还未现,只是一闪而过的一个念头。
从小到大我都觉得家里人是把我当男生培养的,一向我都觉得自己是有主见有想法的,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做决定,我从没想过甚至在我的家里也会出现男女有别的看法。
这一刻我对书里面关于追求男女平等的强烈诉求有了一丝认知。
05
换个工作,换个思维方式
为了缓解现阶段的焦虑和不安,产生了换工作的想法。
一天下去刷朋友圈偶然发现一个大学同学在BOSS直聘工作,便洋气了一次下载了APP,把自己的简历挂上去了。
为什么说洋气了一次,是因为我一向对互联网产品不是特别敏感。本来只是想看看这个APP长啥样,竟然真有公司跟我联系了。
一个移动营销的运营副总监在BOSS直聘上跟我聊了一些关于招聘岗位的问题,运营支持,说实话运营两个字我一直都觉得是很高大上的两个字,感觉整个公司的运转就靠它了。
我详细地了解了运营支持的工作内容,我通俗的理解就是运营部门的后勤工作人员,统计汇总制作各类报表,上传下达。
这是一份我知道自己肯定可以胜任的工作,尽管实际了解后它并不那么高级,但我还是决定去面试,进一步了解这个公司。
面试前首先是笔试,其中有一道论述题,题目是你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是什么,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怎么评价这本书。老实说是这道题目让我对这个公司有了一点好感。
接下来的面试没有什么特别刁钻的问题,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逻辑清楚地表述完整就可以了。
如我所想,面试过了,公司希望我能尽快入职,而且越快越好,而我还是希望能理智地考虑一下。
最后的结果还是与它无缘,首要原因是我对于互联网营销不是特别感兴趣,尽管现阶段甚至往后一直都会是热门行业。
书中说选择一份工作的重要标准是它能否让你快速成长,现在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向前一步,怎样才能让这一步迈得漂亮,我想这是我下一阶段需要思考和积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