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漕运创始者——朱清公

今阅家谱,知晓家族中有一位历史名人。于是摘录有关段录,并搜索相关史料,撰写此文。

                           一,家谱摘录:子廉清公遗事

海运经初宋季,张世杰奉幼主航海,公仗剑从之。及世杰死,公与张瑄漂泊海滨。

迄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壬午,廷议海运,以二人久遁,备知海道曲折,特擢用之,命总管逻壁暨公等造船。由海道入京,忙鸟䚟,言海运为便,遂立万戸府四总其事,止令与瑄二人掌之。

二十三年丙戌十月,诏二人并为海道运粮使,次年至元宝钞(1287年发行的官方纸币)。公以江西参政兼茶礬事遇尚书僧格,鉤考(审计制度)诸路钱谷(泛指钱币、谷物等赋税收入及其管理制度),引(诱发)参钞局,于是富拟王室。后僧格败,公宠遇如故。

至成宗大德七年癸卯,江浙平章(元代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托克托识其事,因遣发二人家属。二家以金珠赂尚书右丞相鄂勒哲,受之不报。复重赂托克托,即具以闻僧石祖又以私憾(私人恩怨)从中力挤之,遂诏籍其家(抄家)。

公死于京。惜者以诗吊之:云福有胎兮祸有基,谁人识破是危机;酒酣吴地花方笑,梦断叶山草正肥。敌国富来犹未足,全家破后始知非。春风只有门前柳,依旧双双燕子飞。

文章大意:宋末,清公随抗元名将张世杰从事航海,张世杰死后,公与张瑄漂泊在海滨。元朝廷诏其与张瑄造船掌管海上漕运并印制货币。尚书僧格发现公等是巨富,欲查处,但反受到忽必烈宠爱。后来,托克托发觉了清公的一些问题,清公与张瑄二家以金珠贿赂尚书右丞相又重赂托克托。由于一个叫石祖的和尚从中作梗,于是被查处抄家。公死于京。

                       二,史料集锦

第六代“正”字辈,子㾾公,名清(1236—1303),占籍崇明,应元公之子。他官至江西参政,运粮使,万户侯,从三品。其命途多舛,跌宕起伏,终究成为权力斗争牺牲品。从宋末的公子、海盗、阶下囚到元初的大功臣、万户侯再至谋逆犯、定死罪被抄家,八年后得平反但是,据《新元史》等史料记载,他出身与家谱中身份不符,其余都一致。或许是因其父(宋末进士官至御史)被罢官后,沦为贫民,一无所有,23岁的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流落崇明。

史载:朱清“身长八尺,貌如彪虎”,先是和母亲捕鱼为业,后受佣于沙民富豪杨氏家。因不堪主人奴辱,愤恨之下,“夜杀杨氏,盗其妻子财货去。”随后,他“亡命集党,为之渠魁,操舟贩鬻私盐,兼事于摽盗”成为海盗。发展到由五百艘海船和数千人组成的海盗武装队伍,只抢官宦和“沙民富家”,从不侵犯穷苦百姓。强掳南宋运送给元朝的岁贡官船,舍米救民,南宋派出强大的海军攻打朱清等人的据点。1275年,朱清与张瑄等人归降元军,他屡立战功。元世祖忽必烈亲授朱清、张瑄等人为管军千户。

从至元十九年开始,元朝廷一直寻求南粮北调的运输路线时,朱清、张瑄便建议海运,被元世祖忽必烈采纳。两人后来便移居于太仓,与上海总管罗壁建造平底海船六十多艘,从此之后便从刘家港开始运粮四万石直至京师大都,此举也是开创了元代海运的先河。从此之后,每年运粮数都在逐年增加,后期最高时竟然达到惊人的三百多万石。由于朱清、张瑄大力开发海运,太仓原为昆山惠安乡的属地,本来人口不满百家。朱清、张瑄在此地营建宅地,发民工开海道直通于直沽,粮艘商舶云集于市。后奉命印制元代货币。

朱清、张瑄还置办大批海船,与东南亚诸国通商,使太仓成为盛极一时的六国码头”。朱清、张瑄两家之富贵赫奕,为东南之冠。太仓港发展成为东南沿海的大港,城市也富庶繁华,朱清由都漕运万户一路升官官至河南行省左丞。大德三年,朱清擢大司农。大德四年,又升迁行省左丞,被赐蟒袍玉带。攻瑄亦至资善大夫、江南行省参知政事,迁左丞。朱张两家也达了空前的高度。

元代僧人石祖,元大德六年(1302)向元成宗检举朱清、张瑄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结交权贵、谋返等十项罪状。成宗命御史台查办此案。朱清被捕之后仰天长叹地说道:“我乃世祖旧臣,宠渥逾众,岂从叛逆。不过是新进宰相图我家资,欲以危法中我耳。”一时间情绪激动,朱公推开左右用头撞石柱而死。年六十七岁。朱清次子朱虎等都被斩,朱虎之妻茅氏被卖官家为奴,有一位千户想娶她。没想到这女子性烈自缢而死,其他家人纷纷发往边关流放。此案一直到至大三年1310年,元武宗海山时期才被翻案,御史上表雪朱张二家之冤,这才有了后来朱清最小的儿子完者都复官为枢密院判官一职,朱清的子孙后代们这才悉数返回了太仓,朝廷下令官府返还他们原有的田宅。

他是海上漕运创始者,节约了大量运输成本。他在运营海漕事务的同时,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在海漕航线的基础上向南、向北延伸,衔接了与高丽、日本、暹罗、琉球、安南、爪哇等地的“海上丝路”,他所创的刘家港(江苏太仓)成了闻名海内外的“六国码头”。“自刘家河至南薰关筑长堤三十余里,名楼列市,番贾如归”。为发展元代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开创的航线,在明清时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