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该句话也被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其著作《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用来描述人类自身的渺小,以及自作聪明的愚蠢行为。
唯物辩证法指出人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是特定场景孕育出来的胚胎。因此每个人看世界看环境的视角都是不同的,固然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不同。然而在大自然千变万化的现象中,很多事情的发生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
当我们自以为是人为我们已经把世界看得透彻了,其实那不过是个表象而已,那是如来立在我们面前的五根手指,然而我们却误以为到达了世界尽头。上帝设的局一环扣一环,解开此局又是另一局,因此当我们绞尽脑汁时,上帝已经在发笑了。
一笑,归因谬误。 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情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某些人或某些事情产生情绪,然而我们往往会把这些情绪归纳为是对方造成的,殊不知是我们内心深处本来就有的情绪在特定的场景中自我激活的结果,只不过是需要通过外在的媒介将它抒发出来,然而对于个体的我们来说并不知道这么个情况,因此那些所谓我们眼中讨厌的人和事就成了自我情绪的替罪羊。
《狐假虎威》――归因谬误
一天,一只老虎饿了,四处搜寻东西吃。碰巧,它捉到一只狐狸,准备美餐一顿。可狐狸却对它说:“你是不敢吃我。我是天帝派来的,他封我当百兽之王。你要是吃了我,那就是违抗天帝的意旨。”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肚子饿得咕古咕叫,不知如何是好。狐狸看到老虎在犹豫,又说:“你以为我的话是假的吗?那就让我在前面走,你在我后面跟着,看看百兽见到我后的样子,它们不逃才怪!”老虎觉得有道理,就跟着狐狸一路走去。果然,众兽看见了,都吓得四处逃窜。老虎不知道所有的野兽是因为怕自己而逃走的,它还以为真的是害怕狐狸呢!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善于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弄清真相,不然,就很容易被“狐假虎威”式的人物所蒙蔽。
二笑,逻辑谬误。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着自我运行的逻辑,无论是你我还是动物植物,有逻辑的运行才会使得生态保持平衡,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经常犯一种逻辑错误,那就是逻辑悖论。上天给你的都是你看不到的东西,因为你在其中而不自知,然而我们还在苦苦寻找,其实在外人眼里一目了然。
《理发师悖论》――逻辑谬误 某理发师发誓“要给所有不 自已理发 的人理发,不给所有 自己理发 的人理发”,现在的问题是“谁为该 理发师理发 ?”。首先,若理发师给 自己理发 ,那他就是一个“ 自己理发 的人”,依其誓言“他不给 自己理发 ”;其次,若“他不给自己理发 ”,依其誓言,他就必须“给自己理发 ”
三笑,真理谬误。真理与谬误相对立,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也就是说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以转化为真理。从古希腊圣哲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伟大哲学家起,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再到如今各哲学流派纷起的社会里,可以说他们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着这个世界的真理,但是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说自己探求的是绝对真理。
《水的沸点》――真理谬误 物理课上老师问同学们水的沸点是多少?同学们齐刷刷的举起了小手,异口同声的答到:“100摄氏度” ,老师见状很是欣慰,看来大家对这个常识很熟悉,于是打算刁难一下大家,又问道:“那是不是在任何条件下水的沸点都是100摄氏度呢?”问题一放,同学们面面相觑,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其实海拔越高,沸点越低,在高山地区,水的沸点远低于100摄氏度。在珠穆朗玛峰,水的沸点只有71摄氏度。
四笑,有无谬误。所谓垃圾都是放错了场景的事物,所谓资源都是置于合适场景下的事物。彼之蜜糖,我之砒霜,任何事物的有用和无用的界限都依照于特定的场景来实现。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盯着别人锅里的东西,认为别人的东西都是有用的。
《道德经》――有无谬误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当你被碎片化知识充斥到骄傲自负的时候,当你以为整个世界被你看得已破红尘的时候,当你自命不凡觉得自己认知高人一等的时候,当你认为自己所认为的东西是真相的时候,当你觉得已经把握住了事物发展本质的时候,当你认为没有人能够超越自己的时候,抬头看看天,上帝在发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