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初中一个同学拉我到邻班的群里,他以为我跟他是同班同学,就这样奇妙的,我再次遇到了彦平。真有点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再次联系上彦平的那一刻,我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坐在那里痛哭很久。那边的她,有些不知所措,问我一些问题试图让我的情绪平静下来。我说,你对我意义非凡,我这几年一直在找你。她说,终于找到了,让我们慢慢来。
流行同学群以后,我就开始七拐八拐的询问别人,你们知道武彦平的联系方式吗?有的同学很热情,说,我不知道,我会帮你问的。可是两三年过去了,同学群的热闹劲都快过去了,我也没有她的消息。我经常回忆我们的最后一次联系,单位的电话,我接起来,没想到是她,也不知道她怎么打听到我,那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呼机,联系方式只有通讯地址和单位电话,我在电话里急急的问她,你结婚了没有?有孩子了吗?现在在哪里工作?她也问我,后来给我留下了通讯地址,我却莫名的遗失了。从此,将近二十年,再无联系。我知道她在北京,当时在一个杂志社工作,除此,再无其他线索。
彦平是我小学的同学。我是从小学四年级从一个小村庄转去县城的小学。那时候的我,除了学习成绩很快赶上来并显出优势,其他方面,木木的,傻傻的。刚到学校,别的小朋友下课都出去玩,我留在教室里观看老师带着几个同学排练舞蹈。我很吃惊,看着小朋友自如的飞翔,觉得她们是天使,而我,是丑小鸭。彦平,就是那个舞蹈的核心。永远是,无一例外。学校举行的大型联欢会,她还有独舞节目,一个人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如同仙子。那时候还没有什么特长班,她的舞蹈天赋,纯粹就是老师的慧眼发掘,然后稍加提点,却真的让人惊叹。我记得有一次父亲都说,你这个朋友跳舞,真的太出色了,父亲只是应邀观看节目,一个小学生能让他如此留意,可见彦平当时的非同一般。她跳舞太有名了,却让数学老师不开心,因为排练会耽误学习,就我看到的,数学老师单独的、当众的批评她,让她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就有无数次。她真的听进去了,有一次学校选拔歌手,她的声音好小,但照样脱颖而出,她不仅舞姿妙曼,声音自带一种回声,说话唱歌,声音犹如天籁。她的艺术天分根本无法被忽略。数学老师的痛心,也是因为她也是一个好的数学苗子,甚至在语文方面,她的光芒都无法遮挡,但是所有这些,她都视若平常。记得有篇文章说,一个人的美,就是从不把自己的美当回事。彦平,就是这样的人。只是她不知道,无法不去注视她的我,眼里全是艳羡。
处在光芒中心的人,怎么和站在角落的我成为朋友的呢?说起来真的太简单,由此也看出,彦平是多么随意的人,她是不知道自己的光芒,或者永远不以为意的。我是从不会主动交朋友的,但转学去了一段,还是有小伙伴主动跟我交朋友。我们玩在一起,我不再孤单了。有一天她说,我们把彦平也叫上,我们三个人一起玩吧。一说就好。其实小孩子之间的交往多么简单。我听蒋勋说红楼,讲到小孩子交朋友,没有几次冲突不叫友谊,女孩子之间的关系可能比较柔和,顶多也就是今天我跟你更好,明天我跟她更好。我和彦平在那个朋友搭桥之后,才发现我家有多么合拍,不知不觉的,我俩单独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多,甚至完全忘记了曾经的三人之约。唯一留下的,可能就是有一次爬山的三人合照了。
我在了解她的生活,也在描述自己的生活,她说相信命运,我却是不信的,经过了这么多年,我们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越来越多的了解,却让我看到自己从小以来自己心中的影子。
她从小歌舞绝佳,艺术气质深深地吸引我,这些是我没有的,却从不羡慕嫉妒恨,反而好像因为她有,而我是好朋友,我也沾染了她的气息。直到现在,我也是笨笨的,五音不全,身体臃肿,但是不妨碍我去欣赏具有艺术气质的人。她说,上大学以后就不再跳舞了,因为男朋友不喜欢她那么活跃,我有些喟叹,却也觉得很正常,她从来不是把天赋非要发挥到极致的人。
她文章绝好,那是真正的信手拈来,五年级,就可以代表学校去参加口头作文比赛。我后来对于文采好的人也多了亲近愿望,直到自己现在爱上写作。我们分手,问她感受,她说,我正在想用什么词来形容我的感受。我说,其实不必,她不说,我就可以感受到她。我们分别二十多年,曾经的默契度却未改分毫。
她沉静温柔,我却是爱激动。我们坐在那里点餐,都没什么主意。却也不去推让,她自然的说出她的想法,我也适时提出我的建议,没有客套,也没有评价。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么不知如何,却又不断雀跃着想要说些什么的我,真的消失了吗?也许时间久了,过去的相处模式又会回来了。这是因为,我们就是给了对方这样的空间。
她问我,你在乎孩子的成绩吗?我说,很想不在乎,其实内心还是在乎的。她说,我是真的不在乎。孩子不会我会给他讲,但是他考了多少分,学习怎样,我却真的不放在心上。她说,还记得你那时考不好心里有多难过。你是太好强了。我也记得,她是真的不在意,不在意,成绩却也好好的。我为了学习,可能忽略跟同学的来往,她却是非常自然的跟所有的同学关系都好。
我们讲了各自的家庭。她说,人的面相可以看出来的,你是幸福的。我没有说,我能猜想到,她一定有一个深深爱她的老公,也一定会有处处挑剔的婆婆。其实我们的家庭都是用来让我们成长的,过去的我,处处受限制,不知道什么叫自在。而她,处处随意,不知道什么叫看他人眼色。
她跟我讲了她的要二胎,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喜欢就去做了。讲她的工作,也会努力,也会投入,却绝不会让工作影响生活,她告诉我,正在办离职呢,觉得实在太累了,想要换一份工作,轻松一点。我们,下一步有打算吗?她说没有,却又告诉我,一定还是在同行业,因为人脉关系都熟了。我知道,即便没有十成把握,对于她,也不是那么担心的事。
我和她如此不同,却又在相隔二十年后,感觉到心心相印的影子。我知道,她一直就是我心中一直想要的样子,虽然,我永远也不会是她。我在想,如果身处一地,从未分离,我们会是传说中的闺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