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的时间过了一半。
读二年级的小朋友每天上课的第一件事,毫无例外地是一张考卷。天天考。现场视频发家长。老师真辛苦!孩子更“心苦“:总也考不到一百分。
二年级的数学有很多生活中的知识,比如钟表。这丝毫也不奇怪:数学本来就是源于生活的需要。数学本来服务于生活。
没有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数学细节养成的妈妈收获着孩子的考卷挫折:陌生的东西今天学了明天就考,孩子总也不在状态。
比如钟表的认识。小朋友总是分不清时针在指数(1一一2,3一一4等)的中间时,究竞是几点?
妈妈告诉她:记住,在中间你往小数看,是1点多少分。
孩子记住了。有一道题时针在12至1的中间,孩子答:是1点多少分。
又错了。
妈妈质问原因。孩子说,你不是往小数看吗?1比12小。
孩子没错。妈妈没告诉她:在钟表上,12还是0。
孩子不会数分钟。
学过乘法了。妈妈告诉她:一个大格是5,有几个大格你就用几x5。比如,40分就是8x5。
这个费事!
我看不下去了。孩子本来对表很陌生。又加上乘法,陡然增加了孩子的负担。
我对孩子说,看着,一个大格是5,指着大格数,5,10,15,20,25,30,35,40,45,50,55,60。就这样,5个5个的数,到60结束。
孩子再画分针指在哪,没障碍。
搭配也是新知识。考卷上同类型的题老师讲过的会,变个模样就不会了。
问孩子:知道什么是搭配么?
摇头。
搭配就是找朋友么。比如有一顶帽子,三个好朋友。每人都要带一次,怎么搭?
颜色鲜艳的磁珠和能够自由组合的彩色数字是孩子感知搭配的最好教具。眼看手动脑想口说。没几个回合,会了。
我对妈妈说,老师每天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刷题犹如“大海捞针”,希望考试时“碰到”孩子做过的题。靠记忆学习,靠记忆考试,忽略了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典型的“舍本逐末”。而我们做家长的,真正希望的是孩子成才。这也正是一些矛盾的所在。
我摸摸正在玩儿的孩子的小脑袋,好好的孩子,别越教越傻了。
听丁博的课,搭配是“对应关系”。
“对应”是打开数学宫殿的一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