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我家先后养了很多只乌龟,大的小的,稀少贵重的,寻常普通的,都被我们养过。它们的命运也都是出奇地相似,都早早结束了本应漫长的龟生。
今早,我家养的最普通的一只乌龟,也在冬眠期僵硬了。
那只乌龟是菜市场的大叔送给我家老三的,作为肉龟它太小了,没有食客看得上它,而摊贩大叔也不想养着它,就把它捞出来送给在摊位旁边逗留的小姑娘—我家老三。
我以为老三不敢拿它,因为我也害怕,不敢伸手接。但是,老三这小家伙无知者无畏,初生小孩儿不怕龟,伸手接过来,道了声谢谢,转身就走了。
比老三巴掌大一点的小乌龟沉甸甸的,应该是被养的很好很肥。我们把乌龟带回家,给它买了龟粮,把它放在一透明的长方形盒子里,孩子们还特意去公园找了石头当作乌龟的游乐场。就这样小乌龟成为了我们家庭中的一员。
刚来的几天,小乌龟缩进龟壳里不动弹,孩子们怀疑它死了。但是,当我们触碰到它没有完全缩进龟壳里的小脚小尾巴时,它又能缩得更紧一些,所以我们判定小乌龟是活着的,只是有些害羞或者害怕。
虽然从没见小乌龟出来个,但是盒子里撒的龟粮会慢慢消失,并且水里也有小乌龟的粑粑屎。我们定期给小乌龟清理房间,偶尔还会帮它刷刷背部。不知不觉,小乌龟不再怕生了,它会在石头上爬来爬去,还会沿着透明盒子爬,好像要出来。
有时妹妹把小乌龟从盒子里拿出来,放在地板上,妹妹也趴在地板上和小乌龟头对这头说话。人和乌龟能趴地板上玩好久,小乌龟从开始缩着脑袋,到后来探出头想悄悄地溜走。
小乌龟已经成了我们家里的一份子,我曾暗自想,等妹妹长大了,小乌龟也该长大了吧?到时候她还能记得小乌龟是如何来到我们家的吗?我给她讲起这段故事时,妹妹会是什么表情呢?
不知不觉,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啦。今年的冬天不算冷,一直没有落雪。小乌龟会冬眠吗?家里来了暖气,并不冷,小乌龟应该不会冬眠吧?
不知道啥时候,小乌龟的头和脚又都缩进了龟壳里,很久没见它出来爬动了。我拿起小乌龟,触碰它的脚,它的脚缩得更紧了。又过几天,还是没见小乌龟活动。孩子们说小乌龟是冬眠了,等到春天才会醒来。
我和孩子们都有些兴奋,还没见过小动物冬眠呢。
又过两天,小乌龟从壳里爬出来了。它是不是饿了,饿醒了呢?我赶快撒了一些龟粮给它。两天过去,龟粮没见减少,小乌龟还在偶尔爬动。它咋不吃也不睡了呢?难道是冬眠好了吗?我暗自揣度。
昨晚,儿子看到小乌龟惊呼:妈妈,你看它耷拉着脑袋和四肢趴在石头上,是不是死掉了?
我把乌龟拿起来,它变得很轻很轻,龟壳里似乎是空的,没有一点生机。我触碰它的脚和头,它没有反应,我拿着龟壳摇动,它的头和四肢也跟着摇动。我有种感觉,小乌龟应该是死掉了。
老三的眼泪流下来了:妈妈,小乌龟是睡着了吗?还是生病了?我们把它还给叔叔吧,我不想小乌龟死掉。
老大赶紧安慰妹妹:小乌龟是进入了熟睡状态,它睡着了,冬眠呢!妈妈明天把乌龟带到叔叔那里,让它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一起睡觉吧,它一个人睡在这里太孤单了。
我心里很低沉,祈祷小乌龟只是睡着了,因为它四肢是松软的,没有僵硬就没有死。
今早,老三又来看小乌龟,要求我尽快把它送到叔叔那里,让小乌龟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觉。
我再次拿起小乌龟,发现它的四肢和头部已经僵硬了。小乌龟是真的死掉了。
我找来一个小盒子,把小乌龟和石头一起装进去。老三问我为啥装着石头,我告诉她,小乌龟喜欢石头,就带着石头一起去找爸爸妈妈吧。
我想在院子里的树下挖个洞,把小乌龟埋进去,和哥哥养那只牡丹鹦鹉做伴。
院子里的奶奶看到了,问我在干啥,我拿起小乌龟给她看。她托着小乌龟说这是死掉了,它太瘦了,肚子都瘪进去了,冬眠前应该给它多喂吃的,吃的肚子鼓鼓的才能渡过漫长的冬眠期。
我明白了,它冬眠之前我给它的食物太少了,导致它没吃太多,冬眠饿醒又没吃东西,就饿死了。
我为啥养动物都喂养不好呢?
是我的态度问题,还是能力问题?我反思一整天,应该是我的态度问题。我做什么事儿都不太在意,只有自己最在意的事儿才日思夜想,其他事儿都不放在心上。这导致了我喂养啥都不成功。
幸亏家里的俩鹦鹉是姐姐负责,如果我来负责是不是早就不在了呢?
反思,改正,在意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儿,过好当下,珍惜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