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畅销书《必然》的作者凯文.凯利,前段时间有个演讲,他谈到:未来25年,“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即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技术趋势。二十一世纪的前二十年,看似风平浪静,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的多维度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种强大的助推力,这种“洪荒之力”在酝酿一个巨大的不可逆的巨大变革,他可能是颠覆性的,人类社会将逐渐进入“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为主流产业的阶段,这就预示着很多行业有可能面临淘汰。由于新主流科技的出现,致使经济结构的变化,某些行业的社会功能不可避免的被取代,没有存在下去的意思,所以只能消失,变成印有美好记忆的老照片。
如果新建实体,若是再提:要做“百年老店”;要义无反顾长期的积累;要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之类的半励志鸡汤鼓励话,一定要拍拍脑门想一想,成为“百年老店”周期是多长,会不会在二十年后,这个行业或者项目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要清楚,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时代,有些新技术、新产品,我们还没学会怎么用,或者说还没适应,眨眼就被淘汰了,或者被取替了。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已经达到令人恐怖的程度,过去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可能实现的变迁,现在几十年都用不了。
今天,可以算是大变革的前夕,无论是新手创业,老手扩大经营,或者底儿后的哥儿们要产业多元化战略,都要用全新的思维看待新增的实体,不一定是坚持久的,就有好结果,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看路,并非明智之举。如果和“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挂不上勾,那就要做一个具有高度前瞻性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升到战略层面去考量,否则,走一圈弯路固然令人沮丧,浪费宝贵的时间、浪费资源、浪费感情才是最郁闷。
再到“小微企业”的话题,全国每天都有几万家“小微”开业,同时也有上万家“小微”结业。我在居住的小区周围观察过,很多商铺频繁变换招牌,小餐馆,小超市,小豆腐坊,小烧腊店,走马灯似地换,有很多小店,开业十天就关门出兑,可见有些商业计划是欠考虑,比较仓促且可行性差。可美了那些搞装修的,刚装完就帮着拆,拆完再装,不拍接不到活。
诚然,我们都有一个“中国梦”,对于很多人来讲,“中国梦”首先是一个“老板梦”。有梦想是好 事,如何在战略层面上考量自己的商业计划,圆自己的“老板梦”。我认为真的需要一个专业性的指导机构,可惜现在没有,这样一个帮助有“老板梦”朋友,分析、研究商业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的专业机构。以后能不能有,是个未知数,要不我们成立一个?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