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7xxx中学复课后 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方案

随着疫情形势的进一步向好,按照上级指示,我校随时做好线下复课的准备。为做好复课后线上线下教学的平稳衔接工作,确保整体教学质量不受疫情影响,现制定《xxx中学复课后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复课之前,做好线上教学的调研工作

1.摸排学生线上学习情况

各位老师要在复课之前,通过调查、作业检查、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梳理学生网络学习考勤情况、学习状态及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居家线上学习存在问题和想法,按年级、按学科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积极引导学生分享、总结居家学习体会和成长感悟,帮助学生实现从居家线上学习到课堂线下学习的平稳过渡。

2.系统梳理学科知识点和能力点

各位老师应在复课之前,回顾梳理线上教学期间的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及反馈情况,针对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分析学科关键知识点和能力点有无疏漏之处。教师要根据线上教学期间受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存在的学习进度统一与学生学习层级分化的矛盾,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考试检测,摸清虚实

各年级举行月考,考试内容为线上授课一个多月的内容,通过全批全改,了解学生线上授课知识掌握的情况,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的程度。

老师对考试的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各备课组对答题情况进行充分的研讨,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可以通过难点突破,重点夯实,盲点补充的方式进行夯实与弥补。

二、复课之初,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衔接

1.制定好线下教学的周密计划

各位老师要根据线上教学摸排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学校学期教学整体计划。任课教师在摸清任课班级、学生线上学情的基础上优化学科教学计划,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细化课堂教学,精准作业辅导,耐心释疑解惑。

2.线上线下教学做到无缝衔接

提倡“一班一案”“一科一案”,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学节奏的衔接、教学方式的衔接、管理方式的衔接等“四个衔接”。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而有创造性地选用教学方式,做到科学过渡、无缝衔接,确保在每个学生都较好掌握已学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教学。

三、复课之后,及时地做好教学调整工作

1.恰当选用教学方式,做好查漏补缺

根据复课初的诊断情况,采用小专题的方式对线上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强化。运用混合教学模式,继续利用线上教学开发的教学资源,辅助线下教学,弥补学生学习遗存的缺漏。

2.提倡分层分类教学,做好同步提高

关注线上教学可能会产生新的差距与差异,采取必要的补缺补差补弱,做到教学进度符合学生实际,教学难易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提倡将日常课时教学与单元教学相结合,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综合性和结构化。

四、落实双减,持续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1.落实“双减”不停歇

线下教学复课后,应进一步按照“双减”的要求,继续从单元教学整体思考,加强作业优化设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减负增值、减负提质。

2.加强校本教学的研究

学校应充分利用已经上线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聚焦课堂教学,统筹组织好学科教学的校本研究,在教学教研管理上有新思维,在课堂教学方式上有新拓展,在优质教育资源分享上有新办法,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有新方向,在学生学习样态上有新变革,在学情精准分析上有新路径,在育人质量提升上有新范式。

五、聚焦毕业年级,加强初三、高三教学备考指导

1.学校切实统筹谋划备考策略

考虑初三、高三年级学生的特殊情况及受到疫情一定影响的现实,增强毕业年级教学计划的针对性有效性,制订科学的备考教学规划,有序安排好各项教学活动,提高复习效率。

2.加强联考,取长补短

通过参加金太阳、天一联考等考试平台组织的考试,和市内、省内的学校进行联考,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查找自身不足,通过研究其他学校的优秀做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教师创新复习备考教学方式

备考应立足“知识为基、能力为重、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原则,基于知识的体系化,进行单元大系统下的课时复习教学;基于学生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建构注重学生体验的复习样态;基于作业的结构化,开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复习引导;基于备考实战的精准化,明确聚焦于新课标的教学思路。

xxx中学  教务处   

2022年11月27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