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46,咳嗽醒来。想起昨天和小妹子看的《无问西东》――很难得的一部让我感触很深的影片。当代社会人性的考验与追求似乎都能被鲜血淋漓的剖析、呈现。
影片中有很多镜头描绘了那个年代求学的场景。防空洞中、雨水滴落的学堂,无论环境有多恶劣,学子依旧在兢兢求学、先生依旧在坚守授业。即便年轻迷惘,吴岭澜都觉着读书是让他快乐的一件事情。可是当代社会,学习的环境越来越好,孩子们对于学习却少了当初的痴狂和努力。
原本王敏佳和陈鹏该是第二个故事的主角,但对于陈鹏和李想体会却不那么深刻。或许从他们的恩师许伯常和师母刘淑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刘淑芬必然是深爱许伯常的,不然不会供他念完大学、把米饭省给他吃、给他洗衣做饭。但原来感情并不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至少,刘淑芬未等来许伯常的爱。片场上,我听到很多人指责刘淑芬的。可是,换作大部分人,在感情的付出上都没有办法不去计较回报;在遭遇像刘淑芬这般冷遇和谴责时,都难免会生出“恶”的念头。我们没有经历过刘淑芬的苦难,没有资格去评判她。许伯常,对于外人而言,他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吧。学生们爱戴他,邻里也尊重他。可在感情方面,他真的太没担当,早就没有爱,何苦让姑娘供养他上大学。思想不同,难道就没有耐心去指导自己的妻子,领着她一起进步?好在现在是新时代,所有的不合适与不爱,我们都有勇气去说再见,都有勇气去承担后果。就此放过成全,好过一生的纠缠、折磨。王敏佳个性太过张扬,张扬幸福的令身边的朋友、同事讨厌。但,她是个孤儿。孤儿也有着自己的骄傲,她欺骗自己是毛主席旁边献花的小姑娘、她欺骗她有个舅舅在台湾。她设立的保护色成了她变成反动派的证据。我们不是她,怎能指责她的“虚荣”呢?在批斗大会上,一群鲁迅笔下“无聊的看客”凑着热闹听着对她的批判。甚至颇具正义感的惩罚着她,直到,下雨、人死、电影没得看了。这场电影前的小热身也就结束了。每个时代,随大潮“看戏、入戏”的人不少。再大家以为王敏佳“死亡”之后,必然也会为了减少自己心中的“愧与惧”,责怪起刘淑芬来。可惜,影片中的刘淑芬跳井死了,也算是结束了她与许伯常之间的一段“孽缘、恶缘”。至于李想,他在人性上也是一个小人物不是么?面对着王敏佳的坟墓,他是不敢面对是自己的不勇敢导致她的“死亡”的吧。所以,他一个劲的说着她的谎言。但,他内心是惭愧的,所以他遵循“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一次偿还。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坏人,芸芸众生大抵“善恶皆存”。无论善恶,我只能说尽力体谅。
把我折腾哭的,是沈光耀这个片段。他和他的战友们投掷食物给孩子们,他们阳光下善意的笑脸……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人生短暂,遵循内心,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