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痴
爱花的本性由来已久,却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莲花情有独钟。
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吸引着我的脚步,总是不由自主的迈向莲花的身旁,久久不愿离去。
莲花盛开的季节,拍莲者络绎不绝,但我却想用画笔留下莲花最美的姿态。
烂漫夏日,我一次次流连往返在莲花池旁,看莲的怒放,看莲的凋零,看莲叶落尽,莲藕由青转黄,莲子由青涩变得坚硬成熟。看微风吹过,莲花摇曳着轻盈的身姿,看水中莲花的倩影由模糊变得清晰,看微风拂来,莲叶弯曲了身躯,翻转了叶子,风过后,又恢复了挺拔的身姿。
心不能安静的时候,常去荷池旁,凝视着那一个个怒放的生命,心如止水,不起微澜。
凝神静思中,莲像一个妖娆少女,面如满月,娥眉如柳,长发及腰,云髻高挽,脚踩清波,款款而来,仪态万方,清新脱俗,宛如天仙。
风过莲动,莲如古代的翩翩君子,羽扇纶巾,独立船头,衣袂翩翩中,孤独清冷,宠辱不惊。
轻轻闭上眼,双手合十,一呼一吸中,周身煦暖,仿佛看到端坐在莲花座上的观音菩萨正将爱与慈悲化作万丈光芒洒向人间。
喜欢莲花,喜欢它遗世孤立的品性,宋代周敦颐更是赋予荷花不同凡响的赞誉。
相比于很多长在陆地上的植物,莲花生长于污泥之中,素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称,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一花一叶,各自生长,互相守望而不攀援缠绕。
喜欢莲花硕大的花朵,薄如蝉翼的花瓣,娇嫩的花蕊,尽情舒展的叶子,层层叠叠。莲花虽花期极短,然极尽浓烈,尽情绽放后,结蓬生子,将生命的精华浓缩在淤泥之中的莲藕上。
我见过秋冬季节的莲池,残枝断叶,满目疮痍,似年迈体弱的老人,行将就木。看似萧条,其实是为地下的莲藕汲取最后的阳光雨露。
待到霜冻后,挖出深埋淤泥中的莲藕,洁白如玉,很多结婚的礼仪上,喜欢用莲藕作为礼品,寓意佳偶天成,藕断丝连,情意绵绵。
雨中听荷
那一日,在荷苑,百亩莲花随风起舞,淅淅沥沥的雨中,周围的游人络绎不绝,我躲在一顶大伞下,安静的看莲,画莲。
雨后的莲,像极了闺中少妇,梨花带雨,娇羞无限,惹人垂怜。一夜风急雨骤,莲叶被吹得东倒西歪,莲花也些许凋零,偶尔几朵掉落泥潭,仍然洁白如雪,出污泥而不染。
风吹过,阵阵清香沁人心脾,雨滴打在莲叶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叶面上的水珠像珍珠,晶莹剔透,水珠由小变大,然后瀑布一样从上面的莲叶落入下面的莲叶,倾泄在脚下的水中。
附近,有青蛙的鸣叫,此起彼伏,游人的喧闹也被渐渐隔离,霎那间,身心俱空,天人合一,自己也消融在周围的环境中,忘记了尘世,忘记了一切烦恼忧愁恐惧,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我本凡人,无心附庸风雅,将爱莲看做君子风范,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只是单纯喜欢它摇曳生姿的身姿,遗世独立的姿态。
心莲
很久以前,在蓝田汤峪的寺庙门口发现一本书,名为《心上莲花次第开》,大概是劝人积德行善的,因被书名的意境所吸引,将书带回了家。
越来越觉得缘的妙不可言,遇到一个人是这样,痴迷一朵花也是这样。
最近一段时间,有空就出去公园画莲,在家的时候就临摹莲花的图片,着魔一样,乐此不疲,于是,各种各样的莲花在我心中扎根发芽,长成蓬勃的一池莲花。
心头又涌现出那个让我心头一动的书《心上莲花次第开》。
这两年,经历了一些偏离正常生活轨道的事件,经历了从天堂跌入地狱的绝望,经历了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迷茫,经历了落泪成河的无助,也收获了人心的温暖与感动。
通过不断学习调整,慢慢回归了内心的平静和喜悦,看到了自己的内在小孩,懂得了如何真正去关照自己的内心,随时觉察自己的情绪,学着恰当的表达自己,小心翼翼的守护着自己的边界,也尽量不肆意侵犯别人的边界。
当许巍的《蓝莲花》再次在耳边响起: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的蓝莲花。
于是,我将自己的微信名字改为心莲,愿纷杂的红尘中,心中莲花次第开,不为了迎合谁,只为自己静静绽放,凋落,终归于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