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二月过去了,人们都在欢欣地关注着绿草的勃发,花儿的开蕊,关注着哪天是惊蛰,哪天可以带着孩子出去飞风筝,享野趣……
我却默默地算起了一笔账。一个月之前我申请成为简书读书领域的试用伯乐,截止到今天正好一个月。以29天计的话,这个月有696个小时,共计41760分钟的时间,曾经攥在我的手里,如今却已完全消散在历史长河中了。
记得当初兴起申请时,我兴致勃勃地写下那篇《叶叶素心申请读书领域社区伯乐》,热血澎湃,激情满怀,希望能够尽一己之力,淘选出更多读书领域的千里马。
之所以想当这个伯乐,一方面是受到许多喜欢读书写字的简友的鼓励,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编辑和写作能力,相信只要万事皆用心,一定可以在守护简书的同时,促进自己和简友共同成长。
想象中那是山河呼啸的新世界,回到现实,其实是一次次揉着酸涩的眼睛,寻觅能够打动自己心扉的文字。这趟文字之旅远比自己想得要难,如今回头想想,也更加有意思、有意义。
专题迅速建立起来后,我开始到处找稿子。说实话,这个过程于我而言比较沉重,好稿子必须沉下心欣赏才能入到心,才能品其韵,带着强烈的目的去淘选,反而常常品鉴不到那份真意。当然,这是大脑直接反馈的信号,另一面,作为一名试用伯乐,眼睛累得再酸涩,我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担负起筛选的责任。
只是,作为一名离开简书多年的老兵,之前的简友早已淡出,如今势单力孤、储备少就成了最大的短板。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能做多少做多少,简书万千篇章,哪个伯乐是容易呢?
大海捞针虽不易,好在简书自有它一些优势,尤其首页推荐和分类功能比较合用,安下心来静静筛选,也不时会有惊喜——又遇到了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好稿子。
其实这并不奇怪,简书如同一个江湖,这里聚集了一大帮喜欢阅读又爱写文章的大侠,我要做的就是努力睁大自己双眼,甄别其中优劣,然后将千挑万选出来的优质稿推荐给简书社区守护者,给喜欢阅读的简友,同时也借此让优质作者被更多人看到。
在甄选的过程中,我发现早期收集的一些稿子质量不够好,又弃掉重新选,结果是,常常在纠结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出现这个情况,大约是内心里总是怀着一丝不甘,希望把那重要的一席之地,留给更加美妙和有用又有趣的文章吧。
书评这类文章,细咂摸也是能分出好些个更小的类别:
有专门撰写干货类书籍的文章,看着枯燥没有什么文艺色彩,但十分适用在生活、职场、心理等各个领域,是典型的实用派;
有专门撰写文学类书籍的文章,分析其中历史背景,探秘故事情节变化,揭示人物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属于典型的文艺派;
有专门撰写某种绝技类的文章,解剖其曲折发展的历史文化,阐述其几代人辛苦经营的匠人之心,聚焦于当下发展的最新动态;
不管哪一种,只要作者是沉浸在书中的世界,写出了具有真知灼见的文章,即使语言朴实无华,也是一篇值得推荐的好文章。
当然,我只是做了甄选的一小部分工作,后面的推荐和守护,还需要任真等的认可才能真正落实到位。不得不说,任真是一位非常有亲和力又负责任的好大姐。每次我把文章推荐给她,总能收到她的回话,有时一看时间已将近半夜,她还在辛勤工作,不停地给每一篇优质文章点赞,佩服!简书因为有这么一批热心又有热血的守护者存在,所以能更好地走向明天。
这是我入简书5年以来最忙碌的一段日子,常常一头伸进去几个小时都出不来,一个月过去,我在写下这篇读书伯乐试用结笔时,终于可以大喘气了,虽然期间做得不够尽善尽美,但我做到了问心无愧。更心悦,自己还因此结识了一批优秀的作者,也因此看到了文字缘起的美妙世界。
此记,作为这段时间的一个结笔,给所有与我一起走过来的简友,更是给自己的一份留念。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我们简书江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