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好的自己?
一开始我们认为,保持自己原来的样子,就是最好的。然而我们到处碰壁,有人觉得你高傲、不好接近,继而你的朋友少圈子窄,你想要走出去融入进去。
但是我们一开始听不进父母的这些言之凿凿,觉得很唠叨、觉得用他们曾经的经历来套用到我们身上没有用处。所以即便我们知道要改变,也不是需要通过父母的提醒才会自觉自愿去做,而是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经历。
有了不同的经历,碰到不同的事情,我们也尝试不同的方法与不同的人相处。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会一样,所以听别人的故事只能是偶尔补补鸡汤,并不能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有一天,你发现了即便你确实想要努力、正在努力,想改变的事情和现状依然“碍眼”地杵在那里。你只是挪动了一点点,再一点点,直到你放弃为止有很多事情你改变不了。
我们高喊口号“寻找初心”继续尝试去走出一个个迷宫。这个时候也许我们会相到当初父母对我们说的一套套大道理,有一些确实有用和奏效,有一些也许并无用武之地。
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
进入这一个阶段的我们,并非丢弃了我们最初的骄傲和本质。如果已经丢弃了的话,那么我觉得你很难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
最适合自己的不是靠比较或寻找,而是它一直就在那里。于是我们可能回忆校园时代的青涩记忆,我们找到儿时的朋友一诉衷肠,我们也可能在闺蜜和恋爱里不断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
我们的父母会给我们很多的建议、财力上的支援,但我们并不感动。父母希望我们过安逸平静的生活,我们却希望生命的每一天都要精彩。我们宁可和朋友说心里话、和恋人黏在一起,也不想面对自以为过来人的父母。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愿意直视自己的问题呢?
内力觉醒的关键一步,就在这里。当你听得进批评、直视得了自己的问题,并且自己意识到有些错误是错误、有些选择是正确的时候,你的内心就快要苏醒过来。
你会遇到更多的人,在你的生命力或者留下惊鸿一瞥,或者长久陪伴。前者对你来说失去毫不眷恋,后者失去的时候你会生生地疼。
是什么样的问题导致长久在你身边的某个人、一些人,突然就离你远去?你会怨天尤人,很多人都会这样,觉得是对方的问题,不会想到找自己的原因。
什么时候你愿意认错并看淡失去?
承认错误不难,一句“我错了”就可以做到。但还有个成语叫做“屡教不改”
比如你喜欢议论人议论事,长大了以后你发现这样很讨人厌;再比如你觉得钱可以搞定一切,但是当你身无分文的时候,你曾经最好的朋友也会离你而去。
失去是成长的必经过程,当然很多人也许一辈子乐呵呵也就过去了。这就是所谓的傻人有傻福,但是
不是要你真的傻,而是说当你明白的时候装糊涂。
曾经那个计较得失的你,也会觉得第一名不再那么重要;曾经那个为了工作拼命熬夜加班的你,也会觉得工作和生活不能混为一谈。
什么时候你真正长大?
当你知道世界不是以你自己为中心的时候,并不算长大。
你也许还会迷茫,但是你依然不得不在努力。就像我们大部分人,工作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赚钱养家,没有多余精力考虑成就感和自我价值体现的问题。所以我们才会迷茫,因为这个过程里我们没有把自己放进去考虑。
这个时候你需要停下脚步,休息并思考。想一想自己在马不停蹄做的事情是不是值得自己拼尽所有。
你需要分类,分好界限,做减法而不是加法乘法,更不能做除法。
欣然接受你的朋友越来越少、知己才会更突显;欣然接受你的工作不如意,而不是把愤怒带给你的家人。你明白哪些对你来说最重要并且是需要保护的,你虽然很想分享但是你更多得是和自己在交谈。
回到本我,超越自我
当你明知很多人是过客、很多事都是过眼云烟,你依然在为自己的选择努力时,相信你已经经历了属于你自己的经历。
这个时候你也许会再想到父母的那些话、朋友的那些话、老板的那些话,不管对错好坏,你通通可以接纳下来。
曾经遇到的每一个人给你的帮助或伤害,都融入到你自己的经历里。然后像凤凰一样涅槃重生。这种感觉,就是内力觉醒:依靠自己成就自我,回归原点但重新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