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渴望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而不是绊脚石,做一个善于言传身教的好父母也因此成为很多父母的愿望,与此同时,似乎也会有点迷茫,毕竟看花容易绣花难。
要做到善于言传身教,首先需要弄懂2个关键问题,如何做到恰到好处的言传和如何以身士卒成为榜样。
如何做到恰到好处的言传?
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孩子亲身经历比父母少,父母的经验可以给到孩子很多捷径的方法帮助,但是如果父母因此好为人师,想要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全部感受经验一股脑全盘塞给孩子,甚至试图通过语言掌控孩子行动的全部细节,那我们只会在心的层面上把孩子越推越远。这就是唠叨的魔咒。也许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初衷是好的,孩子也是乐于接受的,可是一味地灌输鸡汤,孩子收到的不再是道理的启发,而是思想意识的狂轰乱炸,收到的是满满的焦虑、担忧和不信任。为此,控制好自己的语言,在必要的时候该说则说,话不多说才是恰到好处的言传方式。
如何以身士卒成为榜样?
话好说事不好做,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因为凡是知识和经验都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说一句话是不要1分钟的事情,可是做出来却也许不只1天的事情。如果父母讲出的要求自己都达不到,那么孩子就看不到道理背后的成果,孩子对于道理的理解也是空洞不深入的;如果父母讲的都是别人做到的,而不是自己能够做到或正在践行的,那么孩子会觉得压力重重,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因为遥远的目标状态与当下每一步触手可及的成就相比,显得那么令人畏惧和焦虑。要成为榜样,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做不到的话不要说;说出去的话就一定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到。这不仅是树立威信的过程,也是让孩子看见道理实践可行性的过程。孩子从父母的言谈举止中,能够更直接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欢迎留言链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