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害怕电话不是一天两天了。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有一两年了。已经7岁的他,这样害怕电话(老式电话,或者电话的符号),真是显得有点莫名其妙。每当他需要自己睡时,那个可怕的电话就会从他脑子里冒出来吓唬他,尤其是当他提到电话会说”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时,他会吓得缩到被窝里。甚至不让我提及电话两个字。无论我们怎么安慰都没有用,只好扯一点别的转移注意力。
我也想了很多办法,使用了以前在女儿身上很好用的想象力。比如将电话放进盒子里,然后收服它,让它变成你的宠物,听你差遣。可是,弟弟太过害怕了,他无法进入这个想象空间,甚至非常排斥。他说,“世界上根本没有魔法。比如,我说,灯亮起来!你看,灯根本没有亮。”我说,“可是你的电话不也是想象出来的吗?”弟弟吓得缩进被窝差点哭出来。
前一段时间,在《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中,看到一种认知行为修正法。它将你遇到的困难和难受的体验外化。比如弟弟害怕电话。电话不是他的敌人,害怕电话才是他的敌人。此时可以给这种恐惧起一个名气,将它想象成为一个可恶的,总是想害你的坏蛋。而你需要的是考虑如何与这个坏蛋斗争。当你想起这个坏蛋时,你就怒火中烧,想要打败它。最后通过将其编成一个你如何打败这个坏蛋的故事来作为结束。另外,书中还推荐采用讲故事的方法。你可以编造和孩子处境很相似的人物和故事,以此来启发孩子。
前几天我尝试了一下这个方法。弟弟说害怕电话,要我陪着他。我就给他讲了一个绿毛怪害怕红绿灯的故事。小绿毛怪收到妈妈的礼物,是一个红绿灯玩具。可是那个玩具会突然说话,把小绿毛怪吓了一跳。绿毛怪肚子里的害怕虫生出了一只小黑虫。那只小黑虫坏透了,它就喜欢吓唬绿毛怪。用各种可怕的声音吓唬它,告诉它,“红绿灯会从任何角落里冒出来,然后把你吃掉!” 小绿毛怪吓得躲进被窝不敢出来。每当此时小黑虫高兴地嘎嘎大笑,而且因为小绿毛怪的害怕越来越多,小黑虫就越长越大。
”能不能把小黑虫从肚子里拿出来呢?”弟弟问
“嗯,也许可以,不过那样要切开肚子,太疼了。”我说。“小绿毛怪的妈妈有办法。她说,只要给小黑虫起一个你想起来就很讨厌的名字就好了,弟弟帮忙想一个?”
“嗯,叫大屁股吧”
“大屁股被起了名字后,就很害怕被赶走,所以它继续拼命地吓唬小绿毛怪.....要打倒大屁股的方法,就是和它战斗!比如狠狠地骂它,吓唬它”
“大屁股是一个骗子,我要把它捏扁!”弟弟大声说。
我们不厌其烦地玩这个游戏,如何对付“大屁股”,最后这个坏虫子只好跑掉了,小绿毛怪再也不怕红绿灯了。
弟弟听完这个故事很高兴。
昨天,他竟然和我说,他不再害怕电话了。我很惊讶,不敢相信故事的力量如此巨大。但是即使这是暂时的,也足以说明,将困难外化,然后想办法打败它是多么让人鼓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