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老师沟通训练营复盘
就如高能量粒子吸引低能量粒子,高能量的人也在吸引低能量的人。
举个例子,我的大老板就是一个能量满满的且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当初面试,他激情澎湃的发言,有理有据的理论实在震慑住了我,现在回想,90%就是因为他才选择在这个公司工作。高能量的老板吸引着当时低能量的我。
我被吸引了,
我也想吸引我的目标们!
1 日常和工作中,向奶爸学习,向老板学习,为了成为高能量的人,必须时时刻刻做高能量姿势训练。
之前在人群中走,会时不时用手机掩饰自己,不愿意感受他人的目光,久而久之,之前有段时间一个人居然会害怕外出,这样极大地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社交,以及自己作为业务员的正常工作了。
当时只能不断逼迫自己不再看手机,可以说没有特别正确的思路去打开自己,只能多去面对。
同时,我尝试改变生活状态,选择生酮减肥,定一个减掉十斤看看的小目标;练习日语,先是花钱报考来逼迫自己;以及报名奶爸的课程。
结果是,这一个月来,我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在生活中,我学会了去理解家人,他们就是和你想的不一样,但他们是你的家人,何必去争个什么输赢呢。对亲人,我只是亲昵的称呼对方,比如说“舅舅”,就这么说一声,对方就把很多能想到的好机会递给我了。
我也找回了很多旧友,之前会觉得尴尬,很久没联系了,聊啥呀。甭想那么多,怕不是自己在庸人自扰,先去做,试试看,不就好?
我还发觉,跟挚友的沟通更加深刻。在课程里,奶爸时常会讲一些很“真实”的话,有些东西就是有那么阴暗,你自己可能也会有这样的阴暗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光与暗与灰,但依旧高能量,你会发现自己容易宽恕,容易冷静,也容易开心。
在工作中,为了达到目标,得到人的认可和信任算是成功了一半。
高能量的人吸引人,我觉得可以叫破冰前的破冰。一方面,降低了想要和自己沟通的人的负担,让人觉得“人挺好,说说话也可以吧”;另一方面,提升了自己在想要沟通的人心中的印象,“蛮自信,蛮正能量的。”
然后再去破冰,让人感觉和期待的一样或者超出期待。破冰的技巧奶爸课程里面讲的很仔细,搭配使用效果绝佳。
2 高能量也能成为温暖的风。
昨天中午其实经历了一个挨骂的饭局,老板根据最近发生的两件不好的事情,再次强调了公司文化。为什么是在吃饭的时候讲,我的思考是,老板也不想让场面太冷,吃饭可以适当缓和。
既然如此,在讲具体事情的挨骂时,我一直是直视老板眼神(即便他不看我),用点头和认同的表情来让他感觉我在认真重视他指出的问题。
在他说出,我们边吃边讲时,做一些温暖的举动,比如把纸巾放好在老板和在座所有人边上,在冷风里开启温暖模式。
并适当在之后提及美食,好吃等话题。在老板主动讲笑话时,给予强的肢体或微笑回应。
整顿饭吃下来,老板气也消了(本来他就不想太严肃),饭也能消化。
3 当你高能量,大概率可以进行能量外延,即有兴趣做很多思考,这一点在自我成长方面特别重要。
在大数据时代,抖音等短视频会不断刺激你,可能在短短1分钟的时间里,你可以获得三次小愉悦,爽是爽了,但营养不足,而且很快就被下一个替代了,刷了一天,最终不知道一天干了什么。
最惨的是,久而久之,我也不愿意去做那种要很久才能得到愉悦感的事情。比如说,DIY,读书,甚至做个菜。
可以说90%的人也知道不该这样,由此他们产生了负罪感等负能量的情绪,陷入自我怀疑,在一个圈里面越缩越小,很容易走不出去。
个人认为:
真正能让人快乐的事情,不应该是圈地自娱然后圈地自责,而是有开垦的意愿然后开垦的动作,高能量外延。
下面分享一个自己外延时思考到的写作的小tip:
我觉得大家很多时候被有作文的考试给局限住了,写作总是限定时间而去要求一次完成。
好的写作很少有一气呵成的,像杜甫大大。
一气呵成的情况通常也是前面有长期的经历或酝酿。
就像我这篇复盘,正确的模式应该是:
某日早上写好,
下午修改,
后来某日修改,
后来再修改。
一步步完善,就算写完提交了,有新的思路和例子一样可以补充。Deadline不是终止点,而只是一个其间推动力。
就酱紫,感谢奶爸课程里沟通过的所有老师。尤其感谢组长清帆和清河,很开心高能量地和你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