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聆听蒋勋老师的《细说红楼梦》开始,我对国学产生了兴趣,又因几篇相关文章的投稿,更有幸被邀请进入微信简书的“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群”,本以为这个群与其它众多群类似,发表一下自己的文章,看看别人的文章,聊聊天,唠唠嗑,吐吐槽。没想到一个“传灯者”系列专题讲座的活动竟然让它如同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散发出温暖有力的光芒,我激动不已,不仅将它置顶,每日里再忙也不忘进去学习。
“传灯者”的用意非常好,主编说他真诚欢迎群里各位大咖积极参与,把某一领域或问题上的见解认识、研究心得等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让大家一起受益。他希望群里的每一位群友都能够衷心热爱国学与传统文化,努力做一名学修并重的“传灯者”——照亮自己,温暖别人。
他还附了一张“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传灯者系列讲座排期表”,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期——素医——中医养生术——9月3日
第二期——-赵大山——传承与创新:家风家训浅谈——9月17日
第三期——心技一体——怎样学习中国哲学——9月24日
第四期——周樣——书法四讲——9月29日
第五期——妙音居——蓦然回首,遇见了你——我的国学之旅——10月15日
第六期——古典悠梦——中西医之间的区别——10月22日
第七期——东篱若尘——如何品读古诗词——10月29日
我只听了清华美院周樣老师的讲座,他从书法切入到群友对美丑的判断识别,并且还推荐了下面这本书。
周樣老师说这本书告诉我们何为美何为丑,每个人心中的美丑标准不同,我们懂得美和丑之后应该更加尊重他人的喜好,而不是拿着自己的标准去衡量评判他人。
社会上时常会发生道德绑架的事情,每每见到都会引起我的警觉、自省和反思。群友们提到了丑书,提到了学院派和江湖派之争,周樣老师没有以学者身份直接予以下定论,他将美丑引申了开来,于是我发现美和丑的争论不仅仅发生在艺术界,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它们的身影。争执、争论、纠结、打压……只要有人的地方,美和丑都将如影相随。我眼中的大丑或许是你眼中的大美,昔日的肥妹杨贵妃今日谁又愿意去效仿她呢,美和丑乃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世人却枉费多少心思非要争个对错出来。
道理想明白了就赶紧下单购买。学习只为提升自己,周樣老师的推荐可以让我提升美的鉴赏识别能力,里面有部分章节是从心理学角度来阐明自己观点的,这更让我内心一阵阵的激动。
一个有能量的群,可以让人借此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能量等级,欢喜,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