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未知的概念,不被明确的场景,在对世事有所认识想象幻化出更多层面的场景片段之前,有这样一幅形象已经被影印,留在了记忆空间。
沉闷的车厢一下子热闹开了,一个被厚棉袄和花被褥紧紧裹着的幼儿,正从一个坐在火车车座上,在瞌睡连连后沉沉睡过去的青涩少年的手中缓缓滑落,落地无声。远远望去像是一团在燃烧的红火焰,散发出很绚烂的花朵。那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东北特有的一种印花布,在艳丽的大红上开着人们所能想象到最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花朵。那耀眼的花明艳地盛开在一片火红中,目不暇接得让人晕眩。却又是如此的纯粹,没有模糊,略去混沌,不带杂质,像那个年代人们的心态和对未来的憧憬一样。火辣辣的热情中没有彷徨,没有畏惧,没有犹豫不决,有的只是一往直前,及对未来单纯美好的期待与希翼。现在已见不到那样花色的布成批成批生产了,零散的也很少见,只是偶尔会在某些怀旧经典服装摄影展或T台复古服饰中还能看到它的身影。那是早已逝去的东西,像那个年代一样,消逝在岁月的轮回中。
不知是谁先看到的,掉落在火车过道上大红棉袄里肉嘟嘟的小人儿。人们惊讶于她的没有哭泣,当靠近时只看到厚厚的蓝为主带明艳黄色的绒线帽下,一双黑溜溜无惧的眼睛注视着向她围拢来的陌生人们。她是那样的安静,静得仿佛不是掉落在车厢而是躺在妈妈的怀抱中。是冬日厚实的襁褓给了她保护。此时聚拢来的人中,有俩个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个是手抱婴儿脸上有两团高原红的年轻妇女,还有一个是紧张得不知所措有点慌张的稚嫩少年。显然那幼儿是从他熟睡过去后的手中滑落的。那紧张的成份中更多的是来自陌生人围拢来对他过失静观注目的形态,而非来自事情本身。言语中人们了解到是带孩子回家团聚的一家和学徒的徒弟。有点无措的少年正是出师不久的徒弟。
你家小子真乖,这样掉下来居然连哭都不哭一声。
这个小子长得还真俊,虎头虎脑的,眼睛这么大又黑溜又精神,像你还是像他爸。
你看那大脑门,长大了肯定是个聪明小孩。
说不出什么滋味,这就是小时候的伊娃给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小子。明明是丫头吗,怎么又成小子了。小子长得小子样再加上俊那肯定是一件特美好的事,可偏偏这长得像男孩又夸长得俊的小子是女儿身,这样的夸奖倒底是赞美还是讽刺呢。妈妈正不知该如何开口解释时,耳边又传来:
那是他妹儿吧,这囡囡长得真是好看,这兄妹俩长大了肯定特出彩。
伊妈顺着那人眼睛看的地方,正是她怀里抱着的儿子,显然已经被沸沸扬扬的人群给吵醒了。正咕噜着眼睛不停地扫视着所有陌生的面孔,眼睛一眨睫毛一翘,特招人欢喜。
你真是好福气啊,两个娃儿不但长得漂亮而且乖巧。
······
面对众人善意的言语,伊妈已不想辩解什么,只是抱以友好的微笑。
后来伊妈在多次讲述这段记忆时都会很诙谐地对伊娃笑笑,她很诧异于那些人眼光的犀利。也许当时的她还是有些不乐意把她的女儿看成儿子,儿子说成女儿的。可是现在摆在她面前的,正是女儿有着男孩子的性格,儿子长着一副比女娃还干净明亮的容颜,凸显在他们身上却一点都不显得突兀,反而有着与生俱来恰到好处的和谐。
伊妈轻快的回忆中,伊娃幻想中试图再现的场景中,车厢的座位是两排贴着车厢壁包着棕灰色皮布的窄小长椅,还有始终困惑着看不到爸爸身影的画面。
火车依旧在向前、向前、貌似盲目却既定着轰隆轰隆地向前。
那人呢,人呢,所有人是否未出生便已定好了人生的旅途,然后茫目着向前、向前、向前、不断向前。
火车的一头连着江南,一头连着东北。
伊妈要带着他们回家,回去那个伊爸出生并成长的地方,那里有伊爸的家,还有他的父母。
这也就是说在这之前的所有日子里,伊娃是游离在家以外的地方,因此那个人们口中声声称道的家对她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期待又似乎无足轻重无所谓是否存在。她一直在它以外的地方出生并成长,漂泊流浪游荡已在她心中根深蒂固,与生俱来。人们眼中具有强烈归属感的家对她而言是生疏而陌生的。只是那时的她,不知道什么是生疏,什么是陌生,只知道在遥远的地方有个对她而言是家的存在。他们说回家,回家,我们回家。她就以为那真的是她的家了。不管后来那个所谓的家究竟给她带来了什么,至少当时的她是兴奋的,快乐高兴并充满期待。家是港湾,是温暖的避风港。然而当一艘船不管是因为港湾强制的牵绊还是自身不具备出港的决心与勇气,当它长期停滞时,那是对它本性的束缚和禁锢。在美好期待享受新奇的表象下,谁都没有看到不断暗涌撞击她内心的抗拒和反叛。那是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