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得云泥之别

在若干个交流群的一个,看到了一个系统推的视频内容:

某平台有个作者被催更,说自己在这个雾霾严重的冬季天气里,一个月重感冒了两,三次,并且键盘还坏了。导致无法及时更新。于是,有书迷就给他送键盘催更。

一次性送了20多把键盘,每把键盘都是1000元左右的。

有群友说:“这个读者够有钱的”。

这个事情也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是人家写得够好,吸引得读者哭着喊着想追更,这和有些人写得让人看两章就想弃书,简直是云泥之别。

这两种现象,感觉主要就是体现在写给别人看和写给自己看。

一般写给自己看的像日记,里面左一个“我”,右一个“我”。全篇都是第一人称的我我我我我。无论写啥小说,让人读着都像私人日记,不忍直视。

而写作者如果能稍微虚心聆听一下外界的声音,看看那些屏幕另一面看文字的各种眼神,他们之所以爱看,是因为文字里面有他们自己的爱恨和欢喜,而不是通篇看到的都是我我我我我。换句话说,他们对作者是三个字的名字,还是四个字,五个字的名字?是多年轻还是多年老在写作?或是男是女,一毛钱兴趣也没有,读者只会对自己的关切的,视野范围内的事情更用心。

以此对照,就知道有些人的文章或者小说,表面看似有光鲜的文字,有耳熟能详的标题,实则积重难返,问题深重,它的原因出在哪里也就清楚明白了。

记得好几个茅奖还是鲁奖获得者的知名作家在谈到写作时,都表达了同一个写作概念,大概意思是说:真正到最后,写得好不好,高手拿着一翻,看看结构就知道是不是好的小说或者文章了......。

换句话说,那些顺水推舟型的,从前推到后的,所谓如鱼得水似的,随意生长的长篇之所以读起来平淡如水,让人厌弃,不忍多视,原因就在于文如看山不喜平,就在于结构和逻辑链条没有精心的构造造成的,不能给到读者惊喜或惊吓,给到的只是波澜不惊,一平到底。

作为写作者与读者构成的阅读闭环里,阅读者就是这样,让主角舒服读者就舒服不了,让剧情平淡如水,读者就会立马开溜了。人性本能就喜欢看,不出意外意外发生了的故事,天生会排斥看到开始就能猜测到结果的故事,那不是故事,只是个文字事故。

这是顺水推舟型小说之所以阅读量惨淡的主要原因,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整个结构是有问题的。

这和修大型建筑,比如鸟巢或者大剧院啥的一个道理。

你啥时候看到过没有蓝图和精心设计,反复论证的,屹立良久大工程是想起来就开建,建到哪儿想起来才打个桩?铺点水泥,插点钢筋这样子随意而为修起来的?这样子搭的不是好的建筑,只是一个赶鸟看瓜的,不经风雨的临时工棚,违章建筑而已。

真正的好结构就像修建筑之前的精心谋划的蓝图,更像自驾陌生城市前设定好的导航,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要去的中间路程里,景点是哪些?景点与景点的参观顺序是怎样的?怎样有最优的,最经济省钱省油的线路规划,此刻在哪里?要到哪里去?有哪条清晰的路线供选择?这才是好的长篇文字的由来。

不能当个长篇大论的司机,载着期待满满的乘客,却是想到哪儿是哪儿......目的地,天知晓?导游路线,花多少钱?就不告诉你。到了自然就知道了。

这种司机就像那个“责连司机”,不知道打来打去目的是啥,就知道炮灰一个一个,又多阵亡了一个。

这种司机开的车,谁敢坐?你敢吗?这种小说,你会多看一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至死不渝1 石燕以前是非常崇尚一见钟情的,觉得只有一见钟情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人的第一印象是最真实最准确的,...
    熈戀阅读 381评论 0 0
  • 黛玉的人设是整部书中最奇特的,四世列侯、五世世家的家族在和平年代却仅余一个孤女。一个柔美娇弱病态的女子却满腹屈子、...
    流云飞袖裳阅读 2,793评论 1 10
  • 高人,究竟高在哪里? 肯定不是仅仅财富。最直接的感觉,思维方式肯定是要有的;坚韧的性格,做事,是忍耐,拒绝诱惑,做...
    甲坤阅读 1,105评论 0 0
  • 张几张嘴,一大口血喷出,这是秉昆对楠楠出现意外的反应,是的,那已经无法用什么言语来表达他那一瞬间内心的楚痛。就在楠...
    水亦宽阅读 1,612评论 31 43
  • 前言 Google Play应用市场对于应用的targetSdkVersion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 2018 年...
    申国骏阅读 64,580评论 14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