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气了。
“这人不是第一次问这样的蠢问题。怎么都做不完。如果有那种条件,谁不可以。又是我吗。肯定没有我。又熬夜了。他脑子是不是有……”
你有过以上想法吗?
恭喜你,一名合格的普通人。
作为普普通通的我们,有这样那样的怨懑实在没什么大不了。可反复生产这类情绪,它们可能会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造成困扰,加重内耗,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一位青年在咖啡店看书,经过的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洒在了他的衣服上。这可是自己下狠心买的好衣服啊。于是青年没忍住大发雷霆。尽管平日里他从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可这无妄之灾使得他的愤怒传遍咖啡店的每一个角落。
青年将这件事告知一位哲人,哲人却说:“假设昨天的你恰巧拿着一把刀,一生气便向对方刺了过去……(青年认为这个比喻太过极端)并不极端!按照你的道理推下去,所有盛怒之下的犯罪都可以归咎于‘怒气’……你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
听罢,你和青年都生气了:“这算哪门子的哲人?”
欢迎走进阿德勒心理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原是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两人后因观点对立导致关系破裂。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通过对话形式阐述阿德勒心理学思想的轻松读物,上述青年和哲人的对话便出自此书。书中关于“愤怒是捏造的”这个观点,哲人认为青年是先产生了大发雷霆的目的,企图以此震慑有过失的服务员,进而使对方认真对待自己。而愤怒是实现这种目的的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其情感状态是随之捏造的。
多奇怪啊,我是为了生气而生气,我的怒火中烧是装出来的?
哲人又讲起一对母女的故事。她俩正在激烈争吵,这时电话铃响起,母亲接起电话时还带着一丝怒气。可一听对方是女儿学校的班主任老师,态度即刻变得彬彬有礼。但挂完电话后,又开始训斥女儿。
那么,《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或者说阿德勒心理学的思想,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呢?本文将列举三点。
一、目的论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果一个人不想出门,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也不存在什么心理创伤,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校园霸凌,窒息的原生家庭,遭遇背叛的感情,职场PUA……哪一件事不会给人造成创伤?我去年磕到桌角的伤口都留下了疤,阿德勒却说创伤不存在?
是的,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但他还说:“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有一些人特别喜欢自我分析,而这当中又有一部分人非常擅长将今日的幸福和不幸与过往联系起来。一句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文案是这样说的:好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好的童年用一生治愈。试问,你愿花上一生去治愈不幸的童年吗?
阿德勒心理学不否定过往的经历,他强调的是人们赋予这些经历的意义。并且,人们在赋予其意义时,肯定是基于某种目的。这种目的,或是出于对自身而言的一种“善”。
比如,一个性格懦弱的人认为这都该怪自己那掌控欲很强的母亲。不能否认家长对孩子性格养成的影响,可这位“孩子”既然已经认识到自己懦弱,并且不喜欢这种性格,甚至都通过自我分析归因到了母亲身上,那为什么还会继续懦弱呢?因为这种懦弱对他而言是种“善”。他可以将生活里的一些不如意怪罪于自己的懦弱,接着迁罪于母亲。
同理,“如果……我也可以……”式的幻想,对我们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善呢。
阿德勒是很犀利的。
人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基于目的论,再回过头来理解哲人认为的愤怒是种手段。阿德勒心理学始终强调的是,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你如何看待你的过往,你如何使用你的情绪,这些钥匙统统掌握在你自己手中。过往皆为序章,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如果人们只着眼于曾经发生的事,赋予其导向未来的职能和意义,那人生的每个当下都是一个定论而已。这会导致什么?由于过去发生的某件事,所以你改变不了自那个节点之后的任何相关联的事情。你的人生将提前进入绝望,因为你根本无法改变过去。
那么,透过目的论,阿德勒是要每个人都成为情绪收放自如的“演员”,自我开示的“圣人”吗?当然不是。就算深受心理创伤观点的影响,当接触到个体心理学后,不妨放下成见,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那些“创伤”,我将如何想和做;为何有了那些创伤,我就不能这样想和这样做了呢?我的目的是什么呢?
也就是说,目的论提供了新的可能,它引导你发现“除了已发生的事情外,我并非无能为力”这个事实,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即使拥有不幸的童年,你也有能力获得很棒的人生。
下篇将继续介绍另外两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