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分享者:若水君之
作者开篇语:
我们人最喜欢的就是床:早晨明明知道要睡醒,还要再睡一会儿。中午如果有条件,我们还要在床上小睡一小会儿。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床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作品原文:
床的轶事趣闻
人们当初发明床的目的,是供睡觉之用。床,夜夜与人相伴,占去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然而,床并非只供睡觉之用,实际上,除了睡觉之外,躺卧是最好的休息方式,因为身体的重量分布在一个比站着或坐着时更为广阔的面积之上,可以充分放松。可是,早期的人类,要四处漫游寻找猎物和采集野果,因而无缘享受床这奢侈高档的用品。那时,他们睡觉不是在床上,而是在茂盛的枝叶和毛茸茸的兽皮上,采用蹲伏的姿势,蜷缩着身子入睡。这样既可以保持体温,又不易遭受到野兽的袭击,两全其美。
古埃及人、罗马人、希腊人都曾享受过床的舒适和好处。但床在欧洲流行起来,却在八世纪末,倡导者乃是法兰克王查理曼。他在自己豪华的庄园中向仆人们下令,指明床架是必须的设备,并对床上的覆盖物数量和质地加以复杂而明确的规定,可谓精心营造自己的“安乐窝”。中古时代达官贵人、名门望族们所睡的床的“样板”是这样的——床是一个木架,架上放有一块草垫、草垫上再铺一块羽毛垫。床上通常铺有两张床单,再放上一张用兽皮或手工刺绣的毯子。这种高级的床,只有特权阶级才有资格享用,平民百姓是不敢问津的。
有趣的是,在那个时代,每家仅有一张大床。有钱有势者都不例外。父母和子女同床而睡,甚至连狗也睡在上面。在气候寒冷的日子里,狗先上床为主人暖被。这种原始的习俗,经久不衰,直至十八世纪,太阳王的嫂嫂丽丝洛特还说:“我生平从来不知道什么鸭绒毯子。在床上,六只长毛的小哈叭狗围绕我躺着,暖和极了。”
帝王的床上大多设有栏杆和围屏,俨然是一座小型堡垒。英王查理三世杀死了两个侄儿之后,为了防止有人暗算谋杀他,下令用铁栏将自己的床围起来,并有卫士日夜守护,森严壁垒,使别人无法在睡觉时向他报复。查理的床同时又是一个保险箱,——床的底部设有夹层,安有一个秘密抽屉,藏有大量的金银财宝,除他本人之外,无人可以打开。
有些名人的轶事也与床息息相关。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常常一天在床上躺十六小时,因为他认为躺在床上之时,思绪万千,思索得最为透彻,易于大彻大悟。著名的德国大文豪歌德常常躺在床上口授他的诗和剧本。英国的一代名相丘吉尔则在床上写成了他的不朽之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法王路易十三的首相里希纽主教,是一个爱床癖,他的一切政务皆在他的超级大床上处理,每天大约只离床半小时,走到国王的床边去问和讨事。更令人感到吃惊的是,这位身居高位的主教大人,在旅行和国事访问时,也寸步不离床,他前往访问的城市往往因城门太小,无法让他那须臾不离的特殊大床道过,而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拆除城墙,让来访的“乘床首相”入城。
床亦是一个人身份的标志,文艺复兴时代,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威望和地位,以躺在床上为荣。如若在接见客人时,你不用起身下床相迎,就显示你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和显赫的特权。
床还是帝王接见朋友和大臣的地方。十六世纪时期,在法国宫廷中,被邀请到法王弗朗西斯一世的床前,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恩宠和光耀门庭的荣幸。当时,海军司令鲍尼维在一次海战中获得大胜,就“皇恩浩荡”,被特别恩赐准予躺在法王弗朗西斯一世的床边。对这位聪明的法国君主而言,这个法子真是一个最省钱省力的将荣耀赐给臣仆的廉价方式。
上流社会的妇女们,遇有重要场合,也都躺在床上,“亮相床”就是派这个用场的一种卧具。当贵妇们的女儿成婚或亲人不幸归西时,他们就躺在床上,接受宾客的道贺或吊唁。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和气派,这些贵妇们挥金如土,奢侈无度,展开一场场花钱比赛——看谁的床上最富丽堂皇。这样致使某些国家颁布法律,过问有关床的事情。如意大利的米兰,法律就明文规定,“亮相床”上禁止铺镶有金线或银线的丝绸毯子。妇女也不能穿着丝绸衬衫等。
夫妻在床上言归于好,这是自然而然之事。可是,帝王们也利用床作为媒介,抛弃前嫌,握手言和,这就鲜为人知了。法王查理八世曾经邀请与他有怨恨的奥尔良大公到他的床上,在轻松的气氛中,互相谅解,避免了一场迫在眉睫的战争冲突,将干戈化为玉帛。然后,这两位君主就并排在床上睡觉,由此表达了一种互相信赖的愿望,双方都把自己的安全、生命交给了对方。或许,这种奇特的方式可供今日的政治家们作为有益的借鉴。
作者结语:原来床还有这样的轶事趣闻啊~忙也有忙的好处,睡不着也有睡不着的好处~涨姿势了~不管怎样,躺在床上就是舒服的~嗯,我也要躺在床上歇一歇了~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