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从小就特别讨厌那些“之乎者也”,太难懂啦!
我不懂为什么古人要这样讲话,像猜灯谜一样,就不能干净利落地说明白吗?以至于本来语文成绩很好的我一遇见文言文分数就瞬间被拉低。
以前特爱看青春爱情小说,有时候会和室友一起看的半夜,但绝不会碰文言文一下。但最近,我一个理科生,走到哪都带着一本《史记》,这让我身边的人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没错,就是这么神奇,一次偶然的机会又重新接触了史记,这一次,我深深地迷上它了,一发不可收拾。
可能是我遇到了一群很值得珍惜的人,是和他们在一起,我才渐渐爱上《史记》,认识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在先生的引导下,我开始了解战国四君子。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也是读不下去的,通常是读了几排子就打瞌睡了。
但是,我遇到的这群有趣的人就有让我有了读下去的兴趣,他们很厉害,可以把《史记》读得很透彻,然后用很有趣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悟。
听完他们的分享,我就忍不住再翻开《史记》读读。为了读懂《史记》,我有泡在图书馆一天查资料的时候,也有上课偷偷看《史记》的时候。
我以为会很难,就像当初语文做文言文一样,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特别享受这个过程。
可能高中时候学文言文,只是为了做题,目的性太重,反而什么也没收获。现在呢,我只是为了想要去了解而且了解,反而得到了很多意外收获。
就像第一篇读的是《孟尝君列传》,以为它是独立的,就以为他就是这样的。但其实越读到后面,就觉得所以的事都是有联系的,每个人物的形象也都不断完善。
以前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战国四公子,现在这一个月读下来,就像是多交了四个朋友,真实有趣。
看了《史记》以后,就会突然觉得以前看过的那些什么青春爱情故事都是什么,真的是太low了。要人物形象没有人物形象,要写作手法没有写作手法。
原来眼睛是真的不会骗你的,好的东西就是好的东西,会让人爱不释手。
我都不敢相信原来那么逃避历史、文言文的人居然会走到哪都必须带着《史记》。我甚至还在心里建起了一个小世界,我把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想象出来放在里面,人物越来越多,这里越来越热闹。每读完一篇,这个小世界就更丰满一点。
引导我学习的先生是一位很厉害的人,我特别喜欢听他的分享,每次听就会收获很多。我会仔细听他的见解,偶尔发现自己和他有一样的感觉就会开心得不得了,不同的时候我就会记笔记再去图书馆仔细研究。
当然,除了先生,其他一起探讨《史记》的小伙伴也都很有自己的见解。由于我是后生,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默默地听他们讨论,但真的能学到好多好多东西。
我深刻地明白,学无止境,我们还需慢慢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