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PMCAFF和云账户在“氪空间”举办的36小时的创意狂欢 “产品为王”马拉松大赛,基于云账户设计一款红包产品。其实得奖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思考产品的过程中,和组内的小伙伴产生了激烈的思想碰撞,感觉对产品和运营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此写下来,如果能对大家有帮助,就再好不过了。
产品工作与运营工作的一体两面性
大家都知道,产品工作与运营工作,都不能独立的把一款产品做好。但是,单纯认为产品工作和运营工作是产品成型过程中的两个部分,还不足以解释二者的关系。产品工作与运营工作是关于产品的“一体两面”,就像硬币的两面。具体的说就是:
**好的产品,无需运营;而好的运营方案,就是产品。
**产品工作与运营工作,其实是一个产品在“变”与“不变”两个方面的表现。
当产品在形成的过程中,产品自身就在高速变化,并且变化的成本比较低。因此,“变”的是产品工作,“不变”的是运营工作。此时,对运营工作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就是低成本。由低成本的运营工作,才能为产品工作提供更多资源和空间,给产品工作一个快速自我否定、不断提高的过程。
但是这里要考虑的是,低成本不等于单一或者低效。可以使用任何已经成型的方案或者思路,只是不再追加成本去拓展新的渠道。这就相当于,固定了运营工作的范围,而在既定的运营工作范围内,筛选最具有生存能力的产品。从而强迫产品运营经理不再琢磨横向平推或者更多玩法,而是纵向的让一个产品深扎落地,形成自己的生命力。
当产品有一定基础了,产品的变化程度和频率都降下来,变化的成本提高了。因此,“不变”的是产品工作,“变”的是运营工作。
更概括的说法,我们可以认为:在任何时间,产品“变”的一面可以认为是偏向运营的工作,“不变”的一面是偏向产品的工作。
对产品工作的要求:能运营、方便运营
其实这两点解释起来比较简单。
能运营,意味着产品要有特点,特点决定了运营工作。
首先,特点决不能多。用户在认知一款产品时,依靠的就是产品上的这些特点“标签”。每一个标签,又会带来N多个竞品。因此,一方面,你的产品“标签”越多,用户分摊到每个标签上的精力和注意力就会越少,也就越难记住你的产品。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如果不能排进前三到前五,就会比较惨了,因为用户想不到你(就拿最火的直播APP举例,在没做过调研的情况下,仅凭记忆说出5个以上直播APP试试)。如果你给自己的产品贴上了一个并不占优势的标签,不但不能帮助用户记住你的产品,反而会成为减分项。你的产品会被认为是这个标签下的一个垃圾。
另一方面,从团队的角度来说,标签越多,能分给每个标签的工作资源也就越少。对于任何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有限的。重点越多,工作的效果被稀释得越严重。
在比赛最开始,小组内就尽量控制产品特点的数量,尽管跟过的标签更接近心中“完美”的标准。特别是在原创阶段,“想象”的成本很低,最容易忽略实现成本;而且更容易想出来很多“大Idea”,“大”到单独作为一个产品线来运营工作都没有问题。砍掉标签的过程是很纠结的,但它也帮助你逐渐理清思路,不断的自己与自己PK。从一个点发散出去很容易,从一个平面汇集到一个点就比较难了。在比赛期间,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PK,到底我们瞄准的点是什么。最激烈的过程,就是最后还剩2个差不多并列的点时。这个二选一的过程,大概持续的一个小时左右。
容易运营,意味着产品的特点要尽量简单、清晰、明显。
不能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就不叫特点。其实一两句话已经很多余了,好的特点一两个词就能说明白。比如:“9.9元”。简单清晰,仍然是为了让用户记住你。化繁为简的一个过程,就是不断的按照一个标准进行拆分、再拆分。在细化的过程中一定坚信:
- 小的标准就是“8小时可以从0到1”
- 不存在“小到不值得做”的点
特别是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视野越聚焦,越容易“胜任”。而Idea过大的后果之一,就是很难找到简单有效的实现方案,或者实现方案过于复杂冗长。
总结起来,虽然最后小组内在一个点上达成共识,但我们做的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再进行细分。这也是我们选择的痛点在于习惯养成过程中的阻力,但这种阻力仍然可以细分。孤独感是阻力、无助感是阻力、能力不足是阻力、惰性也是阻力,但从这三个方向出发,就会产生四个不同的产品。
约稿、合著等,请联系laurieliy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