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人类坐一等车厢而文学只能挤货运车厢的那一天,这个世界也就完蛋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合上书,感到郁闷、揪心、伤痛,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了“当天演的力量,经过数不清的年头,创化出一位上帝时,人类已在这世界里绝迹了”——钱钟书《上帝的梦》。只不过马尔克斯通过马孔多这个小村演绎的是人类怎样在自私、贪婪、懒散、战争、贫困中走向毁灭,而《上帝的梦》则描述的人类最终进化到只有一个没有繁殖能力的上帝,人类的宿命,两者何其相似。
这是一本奇特的书,没有一般书籍的前言、序文、目录,也没有后记什么的,开场就用倒叙的手法进入故事之中,通过魔幻的、离奇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反映、体现、暗示现实生活。
一个小村
马孔多,这个马尔克斯以自己家乡阿拉卡塔卡为原型创造出来的一个原始小村,在何塞·阿尔卡蒂亚·布恩迪亚带领一群追随村民(21户)流浪大约两年才找到并且安居下来的定居点。远离城市,远离人群,远离喧嚣,过着一种集体性的山水生活。只有吉普赛人给他们带来新近的发明,在这些村民中兜售。后来外乡人来了,阿拉伯人来了,土耳其人来了,政府来了,小村逐步发展为小镇、城市;火车来了,美国人来了,资本来了,公司来了,马孔多走向了辉煌。正所谓“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在人类对大自然、对同类的掠夺中也走向了毁灭,以至于从地图上消失。
一个家族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个力大无穷可以摔倒一头牛的人物,因斗鸡时赢了对手,被对手一句侮辱性语言激怒而发生决斗,酿成血案。因受不了死者魂魄的骚扰,带领21户村民离开了家乡辗转两年来到了马孔多,成为了这个原始之地的第一批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积极帮助村民建立起了家园,他也成为了这个小村的教父级人物。在其家族后来的发展中,也遗传了其野蛮体魄及阳刚之气,家族七代全程参与了马孔多的起步、发展、辉煌、毁灭,家族也跟随一起毁灭。
一个幽灵
梅尔基亚德斯,一个吉普赛人,智慧无边神秘莫测,带领部落循着鸟声来到了这个沼泽雾瘴小村,为这个小村了解外界增加了机会,也激起了教父对其带来的发明的兴趣,并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感受到了彼此的需要。当这个村庄全都染上失眠症时,消失多年已被告知死于新加坡的梅尔基亚德斯来了,带来了一种蓝色液体治愈了全村人的失眠症,从此成了这个村的一员,成了何塞家族的一员,带来的羊皮卷让何塞家族几代人因好奇心而研究,在其死后其幽灵也在指导这个家族的后代研究,但只有100年之后才能解密。谜底揭开,但很残忍。
书中有两个人映像深刻,一个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妻子乌尔苏拉,一个朴素的女性,充满活力,充满热情,在马孔多的发展时期,在丈夫沉溺和发疯之后,凭借自己的双手巩固和发展了家族,因而获得了老天的眷顾,活了大约130—150岁,见证了马孔多从原始到辉煌、衰落的过程。另一个是何塞次子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这个在战争时期因不满军人的横行与野蛮,带领小镇上21名创始村民年轻后代进行反抗,投奔起义大军,从此开始了32年的游击生涯,从他的身上我总能感觉到古巴革命领导者之一——英雄切·格瓦拉的影子。布恩迪亚后来也成为了革命军中的统帅,为了自由开战,辗转南美、加勒比海沿岸各地;当参战进入30个年头时,不知道战争究竟为何而开始厌倦了,此时的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需要结束战争,为了战败而战,两年之后,在停战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平开始;签字后的布尔迪亚为了向追随者谢罪,向自己的心脏部位开了一枪,但自杀未遂(医生巧妙的画了一个不会伤及心脏的圆圈),人们又恢复了对他英雄般的信任。但伤好之后,彻底隐退到马孔多而不闻世事。
马尔克斯以真诚的态度,荒诞、魔幻的叙述了马孔多(南美、哥伦比亚等)波诡云谲,表达了自己对“远离战争、斗鸡、放荡女人、疯狂举动”的期望,鞭笞了“不靠努力、全凭运气”的人性及掠夺式开发资源的贪婪,慈悲地烘托了悲伤和愤怒,期盼孤独筛选记忆,将心中的无数垃圾进行焚毁,净化、升华美好记忆。
没有人能自全,没有人是孤岛,每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马孔多,还会在马尔克斯的下一部作品中顽强生存……